Architect of Bamboo Rotunda —— Haynie Sze
The Bamboo Rotunda has a unique design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Cantonese Opera bamboo theatres. To understand why, we interviewed its...
竹亭建築師 —— 史穎怡
竹亭的設計有別於一般神功戲棚,到底為何要有如此奇特設計?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有幸訪問到竹亭的建築師 —— 史穎怡 Haynie Sze 談及竹的物料時,Haynie 提及鹽田梓一帶都有竹林,亦都屬於「風水林」庇佑鄉里,而且竹本身具有很強的抗拉性同抗壓性,再加上竹是可再生及...
【Geometry of the Sentiments】Virtual Exhibition for Phase 2
If you have missed or wish to revisit this exhibition, you can view the virtual exhibition below. Listen to the sound excerpt of artist...
【情感幾何】第二階段虛擬展覽
如果你錯過了或想再次參觀是次展覽,你可以觀看以下虛擬展覽。 聆聽藝術家王鎮海的作品聲音摘錄:
* A Cosmic Requiem for Kai Tak Mansion
Chan Lok Yiu Our species is constantly held spellbound by natural wonders. And it explains the eager flocks of local trippers who visit...
* 重複至徒勞,同化 - 關尚智的回顧展「Not retrospective」
Helen Leung Retrospective /ˌrɛtrə(ʊ)ˈspɛktɪv/ - looking back on or dealing with past events or situations. Retrospective...
《未竟之狀》作品短評
鄭因喬 韋邦雨的作品 (我忘拿作品資料) 韋邦雨這次展出的作品也是子筆水墨紙本,畫面上有釘子及釘孔。大概 A4 的宣紙經過水墨的渲染、原子筆描繪的線條及零散的小洞,托在 A2 左右的底紙上。底紙後有張同樣大小 1cm 厚的不織布,整幅畫隱約地與白牆融為一體。...
未竟之狀
鄧靈信 完成,是社會上所有人的不可逃避的責任。學生,有課業要完成。藝術家,有作品要完成。教師,有績效目標要完成。上班族,有任務要完成…有什麼卻是未完成是比較好?歷盡滄桑的旅途,豈能未竟? 羅玉梅的作品 <<吉林原野>> ,訴說著一位被迫離鄉別井,飄泊到日本的女士的傷痕。螢火...
未竟之狀 – Unfinished : The Invisible Condition 展覽短評
阮寶暉 記得首次看展覽主題的中文命名,有種似懂非懂、難以理解的感覺。「未竟」二字蘊含多種意思,稍不留神容易錯誤解讀。相反,英文展覽命名卻簡單直接,令觀眾明白展覽用意。展覽的藝術作品以一種看似完成的狀態面向觀眾,但作品給我有種暫時、留白狀態,等待觀眾賦予作品新意義。以下透過視...
WURE 藝評
Gary Kwong WURE 群體展覽「未竟之狀」集合八位藝術家,展出逾十件作品,探討完成或待續之間及之外的隱喻。有些作品的狀態猶如尚未完成,有些作品表達的某些語境本身並不完整,例如羅玉梅透過錄像投影《每個誤發字眼的射出傷》和裝置《搜索失跡之旅「Y」》,反思自己與母親的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