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甚麼能比看不見的重要——《不合理的行為》
Shan 自2019年起,我們開始關注一些被刪除的事物。比起我們看得見的,我們更渴望了解看不見的事情。「看見,看不見」,大概貫穿了蕭偉恒最近的個人展覽——《不合理的行為》。 進到展覽場地,看見策展人語被被塗上與白牆「撞色」的油漆。欲蓋彌彰的文字,...
拉扯於暴烈與溫柔的沉浸式裝置藝術 - 李傑《香港花園》
嚴穎嘉 (Monique Yim) 預感寫這篇藝評難度甚高,無奈我的偏好就是要選自己喜愛的作品來寫。下筆前,我再三地閉上眼,回憶五月在油街實現「觀看」-應該說是「沉浸」於李傑在《明日的昨日是今日》的參展作品《香港花園》的情景和身心經驗。常說感官經驗就是記憶,我刻意拋底拍下的...


等待. 超渡
張韋 四月下旬 ,天氣已異常炎熱,在等待進場前,我已經渾身是汗只希望氣溫能夠因為日落而有所下降。 是次展覽由五位藝術家尹麗娟、伍韶勁、林丰、黃靜婷、以及張慧婷共同參與。因此,要說不協調的地方,也不少。 參考art statement,《待渡》引用也斯的詩,...
待渡:等待的意義是什義?
Harmony 【按:看畢待渡已經好一段時間,總是久久未能下筆。想法有很多,但無法好好整理。長期處於等運到的狀態。】 《待渡》的觀展體驗大概是從等入場開始。百無聊賴地在北角碼頭遊蕩,由日落的尾巴看到對岸燈火如華,看著遂漸多的人群,彷彿我們都是等同一班船的乘客。我相信這不是藝...


《待渡》~此路班次不通
Y.man 四月下旬,有機會體會一次名為《待渡》的跨媒界藝術創作項目,由四位分別善於音樂、陶瓷、光影、形體表演的藝術家與一位策展人合力創作,地點位於北角(東)渡輪碼頭。 如何描述《待渡》?我認為可以視為一項群展裝置,四位藝術家分擔着這裝置的不同元素部分,讓它實現於這個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