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op
飛躍龍城藝彩活動系列 - 在一起作品成果展
在一起

在一起

exhibition

exhibition

飛躍龍城藝彩活動系列 - 在一起معا Together سويا作品成果展

 

Jan 06, 2018 - Jan 21, 2018 

@1a 空間

開幕:2018 年1月6日下午4時至6時

在一起有意把土瓜灣社區裏不同的種族、語言、文化、習俗透過造字過程,運用參加者的好奇與創意把烏都文、英文、中文圖象化地結合在一起,以簡單視覺語言把大家連結起來;從中討論和觀察,發現平常所看到的與看不到的故事,開拓互相了解的契機。

 

是次展覽劃分為三個區域, - 首先是《不同種族.在一起》,展示學員在訪問土瓜灣的南亞街坊中,認識到的巴基斯坦族裔阿飛一家在香港定居的故事,另外更簡介他們語言的基礎認識。 - 再者是《不同文字.在一起》,展示從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不同生字,透過繪畫創作把中文、英文和烏都文結合在一起,建構你與我之間的語言橋樑。 - 最後是《不同習俗.在一起》,展示從十三街多年來收集的家中寶貝,因環境變遷,被迫流放在街上橋底的陶瓷公仔,再一次令大家憶述它們的故事,一起再發掘我們曾經有過的習俗。​

​念‧斗室_
​念‧斗室_

​念‧斗室_

泥人

泥人

泥人

泥人

Benny Lam

Benny Lam

侷住

Benny Lam

Benny Lam

侷住

On Tai 安泰

On Tai 安泰

On Tai 安泰

On Tai 安泰

On Tai 安泰, 港佬

On Tai 安泰

On Tai 安泰

On Tai 安泰, 籠人

On Tai 安泰

On Tai 安泰

On Tai 安泰, 籠人

On Tai 安泰

On Tai 安泰

On Tai 安泰, 微型藝術

陳諺鋒

陳諺鋒

陳諺鋒

陳諺鋒

陳諺鋒

陳諺鋒

高家揚

高家揚

鹽空間

高家揚

高家揚

高家揚, 鹽空間

高家揚

高家揚

高家揚 , 鹽空間

高家揚

高家揚

高家揚 , 鹽空間

高家揚

高家揚

高家揚 , 鹽空間

《念 . 斗室_》展覽

Jan 27, 2018 - Feb 25, 2018 

@1a 空間

開幕酒會:2018 年1月26日晚上6時半至8時半

開幕座談:2018 年1月26日晚上7時;

對談者:Benny Lam, 泥人(Cornelia Erdmann), 陳諺鋒,高家揚, On Tai 安泰

嘉賓:

陳育強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

陳翠兒女士  香港建築中心主席

由鄭炳鴻主持​

《念.斗室_》的意念是源於依念同理-目的是為了給予你和我一個靈魂棲息之所。《念.斗室_》為自我調節的空虛感創造一個屬於我們的小宇宙。若建築師和藝術家能夠為人們製造各式各樣的房間,它的意義和價值必遠超於一個純粹的物理載體。再者,若藝術是有力的話,我們應當能於四壁與天花之內享受著生活。
 
時至今天,在香港這個不斷壓縮的石屎森林,我們雖然被限制於一百平方英尺的『豪宅』裡;然而,我們的思想應該超越這些界限,並期盼未來。
 
是次展覽邀請了一群年輕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參與並關注我們生存/死亡的環境。透過他們對這「斗室」的演繹,本計劃希望能進一步理解我們在既定而受限制的條件下如何生活及自處,並令我們生活充滿更多可能性。

 

Benny Lam在過去十數年,一直活躍於創意媒介。近年更致力用攝影揭示本港邊緣社群的境況,從繁華到邊緣,從商業到公益,遊走於舊區中的大街小巷,以光影捕捉城市中不被看見的風景,紀錄「被隱形」的社群的生命瞬間。

 

Cornelia Erdmann 泥人 喜歡把創意理念和學科的分界模糊化,並專門運用於公共藝術和工作之中。她在作品中使用光作為主體,是次展覽令她反思: 『若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那對於建築來說空間的開端又會是什麼?』 若然一扇窗不僅是分隔裡外的空隙,它也是調和公共和私人領域兩者的接合點。在她而言, 騰出空間予觀望以承受空虛感的負擔;窗戶面向著黑暗,我們正在尋找我們的盡頭。

 

陳諺鋒 從光和顏色, 視覺和心理上演繹對空間的理解。情感是唯一能夠影響我們心理感官的建築元素之一 ; 我們可以透過這些品質來閱讀一個空間,它們可使我們將空間分為視覺層和感知層 ; 換句話說,物理空間轉化為感知空間。藝術品反映一個在其有限邊界的空間。透過細心觀察,你可閱讀不同形態所產生出來的多樣層次感,無論是聚焦在更明亮的物體還是更暗的物體上,取決於你和你的情感。

 

高家揚 用“鹽”的價值探討「空」間的可塑性。鹽是我們身體的組成部分,存於我們的血液,汗水和眼淚。其天然特性被用於儀式洗滌,食物的保存和調味,以及用於治療傷口的防腐物質。它也是大自然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亦是我們的地球如何運作的一個縮影。鹽作為人類的天然防禦和補充,代表精神的洗滌與價值的積聚。這個作品不僅要體會幾百年來 “鹽”的價值,而且透過想象空間去重新發掘生命的價值,作為一種自然過程和一種附帶的美。我們從此通過鹽的縮影可以推測一個另類空間,思考一個真實及理想的生活態度和城市。

 

On Tai 安泰 希望藉著微型藝術去說故事, 讓大家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看我們香港的生活問題. 例如住屋,學生壓力,及政治等民生議題. 我又特別喜歡用我的作品去說老香港的故事, 希望將不斷消失中的香港文化, 藉著微型藝術留給我們的下一代. 就這樣...向後輩說說老香港的故事,也向前輩交換他們的故事....

藝術家子及策展人簡介(排名不分先後)

 

策展人:鄭炳鴻

香港建築師學會資深會員;香港及中國注冊建築師;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1a 空間主席; 社區營造學社總監;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同時是城市設計、文化保育及社區參與的建築實踐者及理論家;其設計由城市衛生間到大學教學樓曾多次獲獎;亦是社會推進者,通過城市環境、社區保育及持續規劃倡導公民意識,更積極倡議石仔嶺老人院區規劃及相關建築設計;其研究成果展覽包括「人居城市」及「竹跡。築跡」;近年研究「啟德河綠廊社區教育計劃」 [香港藝術發展局 2013藝術教育獎, 2015 國際公共藝術獎] , 聚焦香港及華南城市都市更新過程中的文化認同及城市持續發展議題;為表揚鄭氏對促進文化保育的貢獻,獲民政事務局局長於2015頒發「嘉許狀」。

 

參展藝術家:

 

Benny Lam

Benny Lam,專業攝影師,畢業於加拿大Ontario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現為香港專業攝影師公會會員,並為本地和跨國企業品牌及廣告公司提供服務。 多年來Benny的作品曾獲多項本土及國際獎譽,包括香港廣告商會金帆獎 - 最佳攝影獎(The Best Photography in HK4As Kam Fan Awards)、傳播藝術獎(Communication Arts Award)、ADSA國際公益廣告獎-全場大獎(Grand Prix in ADSA International Non-profit and Social Advertising Award)、龍璽獎(LongXi Awards)及新聞設計獎-全球社會攝影優秀獎(Award of Excellence in Photography at Global Society for News Design Awards) 。其部分作品收錄於德國Archive創意雜誌,European Photography 等藝術雜誌,及於捷克布拉格DOX當代藝術中心,及倫敦V&A博物館展出作品。

 

Cornelia Erdmann 泥人
Cornelia Erdmann 泥人是一位駐港的德國視覺藝術家。藝術和建築的訓練,她在作品中使用光作為主體。無形的光線和物理空間具有互惠及互相依賴的特性,與其他材料或技術相互結合,創造出有趣的場地特定裝置,在不同層次上與觀眾互動和帶來驚喜。她享受與社區合作共同創作公共藝術品,並幫助建立和產生集體回憶。近年來,她在香港,中國,新加坡和英國都有委託開展的工作,主要是為酒店,商業空間和辦公室以及私人住宅提供服務。她還在澳大利亞,德國,香港,日本,新加坡和英國的博物館,畫廊和藝術節展出過。她最著名的作品是香港新立法會大樓主光堂的輕型雕塑“人民”。

 

陳諺鋒

陳諺鋒是一位藝術家和建築設計師,生於香港並曾於英國接受教育。2010年他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巴特萊特建築學院攻讀學士學位,並於2017年獲得香港大學建築碩士學位。 其作品著重光與色的相互磨合所產生的作用,一直質疑這些元素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和情感。他人性化的設計手法令他對當前香港的社會問題產生了興趣。 陳諺鋒最新的作品“THE LIVING ROOM” - 通過光與色去探索一個垂死的人的視角; 論文得到不少人的迴響,並獲得了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President’s  Medal銀牌獎的提名。

 

高家揚

高家揚於香港中文大學完成了她的建築碩士課程。她獲頒發2014年度香港建築學會學生勳章的大獎。她碩士論文,主要針對於人生價值,獲得2013年度和2014度年最佳工作室獎。她更兩度被獲提名參與英國建築師學會學生勳章的大獎 。

 

自2014年至2017年,她在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工作事務所任初級建築師,參與中區警署活化項目和在西九龍文化區的M +博物館的施工階段。期間,她亦在不同展覽參展。例如, 2015 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及「築自室貳之家−城÷」展覽。於2011年,她曾在意大利托斯卡納生活了兩個月,跟隨大理石雕塑大師辛西婭薩和尼古拉斯學習。

 

 

On Tai 安泰(原名:戴佑安)

1979年出生,地道香港人。

 

香港本土攝影師,從事攝影工作超過十八年。是個注重細節與質量的 人,自小已醉心於微型的事物上,加上工作關係,對細節的執着, 漸漸形成對製作微型藝術的熱愛。在選擇題材方面, 因為童年的經歷, 對舊香港的着迷,令On Tai 安泰無論在興趣、工作與藝術創作上, 都離不開舊香港的影子。

 

On Tai 安泰製作微型藝術的目的,是要透過微型藝術作品去說以往的故事, 喚起大家對過往的回憶,並將老香港的情懷與文化代代相傳下去。

 

2017年十二月, On Tai 安泰創辦[ 微行動 mini movements ] , 一個以微型藝術為主題的義務探訪計劃, 希望透過[ 微行動 mini movements ] 計劃去分享對行動不便與有需要人仕的關懷, 並透過探訪小朋友去推廣香港文化與微型藝術予我們的下一代。

除微型藝術外,On Tai 安泰目前仍積極參與各項有關老香港為題之創作, 包括裝置藝術、產品設計及攝影等,好讓更多人知道前人的智慧, 並將舊香港的經典與傳統持續傳頌下去。

星光堆砌的我們
星光堆砌的我們

星光堆砌的我們

Breach by Ranu Mukherjee

Breach by Ranu Mukherjee

Oracle Bones by Ranu Mukherjee

Oracle Bones by Ranu Mukherjee

新新人類實況

新新人類實況

新新人類實況

新新人類實況

新新人類實況

新新人類實況

manananggoogle - MOB

manananggoogle - MOB

manananggoogle - MOB

manananggoogle - MOB

manananggoogle, MOB

manananggoogle, MOB

星光堆砌的我們

Mar 24, 2018 - May 06, 2018 
@1a 空間

開幕酒會:2018年3月23日晚上6時半

 

藝術家座談:

對談者 (排名不分先後)  : Chris Treggiari, Desirée Holman, Fernanda D'Agostino , 方璐及胡智騰

嘉賓: 魂游 (藝術家/研究員)

主持: 黃裕邦 (詩人/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講師)

 

現場表演:藝術家Desirée Holman的《新新人類實況》將於展覽開幕期間作不定期及插曲式演出。

 

1a空間榮譽呈獻當代藝術展《星光堆砌的我們》,本次展覽由視覺藝術家暨策展人胡智騰策展,參展藝術家包括了當代藝術家Desirée Holman、Fernanda D'Agostino、方璐、 Ranu Mukherjee和藝術組織Mail Order Brides(MOB)中的Reanne Estrada、Eliza Barrios、Jenifer Wofford。胡智騰是次展覽"Our Bones are made of Starlight" 為1a空間2018年度主辦的《21世紀藝術培育計劃-公開招募策展人》的獲選計劃。 

 

本展覽展出七位女性藝術家的新媒體及行為藝術作品。她們分別來自三藩市、洛杉磯和北京。藝術作品包括多個不同媒體 : 多頻道影片裝置 (multi-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混種電影動畫 (hybrid-film animation) 、藝術作為社會實踐(social practice) 和手製作品。這些作品旨在探究與質疑民俗學與資本主義下的性別歧視,探討包容與排斥在文化演進中的轉變,以嘗試重新定義「愛」與「失」的風俗,並重新展望對未來科技烏托邦的想象。

 

要重構我們的文化神話是為了表達現今全球秩序中的不公。透過加入幽默、超現實的地點及夢幻的服裝,本次展覽的作品利用社會對全球資本主義的不滿作為創作的原料。正如策展人所言:「這個時代被先進的科技應允著烏托邦的生活,卻只得到崩塌的精神創傷。這個展覽希望能為他們重塑一個希望。」這個展覽是關於推理性的虛構-希望為陳舊的民間敘事、厭女情緒的神話及我們對科技的期望構造一個新的故事。

 

另外, 觀眾將會觀賞到由Mail Order Brides (M.O.B)-三位菲律賓裔美國藝術家組成(包括Jenifer Wofford, Eliza Barrios和 Reanne Estrada)的藝術團體製作,有關討論文化和性別議題的作品。團體創始人之一Wofford在香港長大,她大部分的作品探討多元種族身份、女權主義和性別政治的關係。

 

是次展覽 《星光堆砌的我們》亦包括MOB一個全新的表演裝置作品"Manananggoogle”。該作品將呈現MOB如神話和夢魘一般的全球性科技企業領袖,展示著新集團「走上軌道」的經歷。

 

MOB參與了多個項目以企業為傾向。她們目前是一群虛構的嗜血企業高層,負責管理及領導一間虛構的科技巨頭Manananggoogle(一個綜合“manananggal”和Google的名字)Manananggal於菲律賓神話中是一隻如吸血鬼般的生物,是一個惡毒的、吃人及吸血為生的女妖。她能夠切斷上部的軀體,並且展開她那對巨大的、蝙蝠般的翅膀,在夜裡飛行並尋找受害者。這個故事闡明了厭女傾向的深層根源,以及展示了看似中性而無害的傳統民間故事如何把強勢的女性加以懷疑及妖魔化。MOB 改編了這個神話,將他們的身份轉化為更具掠奪性,主導性的高層主管。在帶有令人厭倦的企業文化上,三位藝術家呈現了跋扈的、兇狠及滑稽的表面形象並帶領著企業「走上軌道」,包括表演、演講和一些相關的企業活動。MOB的多媒體裝置作品由與主題相關的相片、錄像及網絡元素製作而成。

 

Ranu Mukherjee,一個具多元文化的美籍藝術家將呈現作品 Extracted Trilogy,一部由亞洲藝術博物館委託創作的電影。本電影由三個獨立章節組成,包括Breach,Elixir和Oracle Bones。作品是一部啟發自中國歷史文本“山海經”的混動電影動畫(hybrid animation),片長約十五分鐘。再者,本作品隱含著複雜的歷史意味,特別以美國政府於1882年所制訂的「排華法案」中禁止華裔人士移民美國長達63年為背景創作。這部電影將「排華法案」時期緊張的政治局勢及中國人於淘金熱時期移民到美國的歷史元素,與古代文本的視覺元素相互交織。這件作品顛覆了我們擁有共同起源的論述,並創造了新的差異性和克里奧化(尤指當地語與歐洲語言的混合)的敘述。

 

Fernanda D’Agostino作為以戶外錄像投影創作公共藝術作品的先軀,自1984年至今她已完成25個公開委託計劃和15個個人展覽。是次展覽作品“Peace Movements (Mudras)” 是一段單頻道錄像,透過互動新媒體創作而成的一份戶外錄像投影作品。另外一份在場內展出的作品"Borderline"通過互動性的視頻、創意編碼、投影、現場表演及音效,研究氣侯的變化、大規模的遷徙和精神創傷的體現。

 

該項目被設想為一套包含多個場景的實時創意編碼操作視頻和音頻文件的“tarot deck”。 附加代碼,場景的切換,創造了持續變異的並列意像。該意像開放給觀者解讀,使每次重新洗牌都與塔羅牌的“手”結合成新的含義。 該轉變使當代生活的塑造不斷地重組。 “Borderline”中的創意編碼旨在模仿我們時代的不確定性,讓觀眾失去平衡並引發其猜測下一步的改變。“Peace Movements(Mudras)”中 “Borderline”的氛圍被重新審視,並強調我們有能力通過培養自身的平安、惻隱及清澈的內心心境,去治癒他人和周遭環境。

 

《星光堆砌的我們》開放的夜間投影將會是基於"Peace Movements (Mudras)"所組成的互動性編碼。餘下的節目將會直接從“Borderline / In / Body”中的直播節目所錄製的循環視頻作為整個the Borderline的護身符。 通過這兩種版本的共同線索視身體作為和平,癒合和相反創傷的場所。
 

最後,是次展覽將展出一部由中國導演方璐所製作的電影Sea of Silence,片長二十九分鐘,配有中英文字幕及粵語和普通話對話。Sea of Silence共有三個章節,集中以行為去講述愛的觀念。電影於2015年在以色列沙漠拍攝,故事講述三位女性革命分子作為三位獨立的人物,向鏡頭講述遇到愛情的過程和經歷。他們置身於具備家庭生活的元素和居住環境的一個偏遠的沙漠中,當中的生活元素包括食具,廚具用品,寢具用品等,皆被置於不受保護和暴露的野外環境之中,嘗試以新的空間和另類的生活方式,建構一個新的棲息地。

這個展覽包括一個社會參與藝術項目,將邀請觀眾描繪對性別平等的想象,作品將成為展覽的一部分。展覽將提供所需創作的空間和工具。這個項目的教育目的為探索觀眾對平等,性別和時事議題的觀點。如向公眾發問:“性別平等的狀態是怎樣的?”

 

有關《新新人類實況》(Sophont in Action) :

Sophont是藝術家Desirée Holman的三段頻道錄像裝置,透過幾位角色,包括年長的時間旅行者、成人狂熱舞者及年輕的靛藍小孩 (Indigo Children)- 以考慮封閉的智慧、烏托邦的實驗和種族的未來。 在1a空間舉行的開幕酒會上, 靛藍小孩將活現在Sophont in Action 的現場表演中。 靛藍小孩是數碼化的原住民—為一種帶有先進科技的高智慧民族,他們的出現或可以為我們與帶有情感的科技進行和平合作去歇示一種新的公式。他們通常被描述為人類進化的下一個階段,其目的是引領人類物種至一個新型的改良階段。

 

在開幕酒會及展覽期間,他們會反覆在藝廊出現,透過身體重量的分享與組合作不定期及插曲式演出 (其中一些可以在錄像裝置中看到) 。由此產生的形態既是美麗的物理形狀,也隱喻著人類之間的相互依賴及緊密的聯繫。

 

策展人簡歷:

胡智騰是Collective Action Studio的創辦人和負責人。工作室是三藩市的藝術策展公司,他亦有為華美博物館策展。胡智騰利用視覺藝術去探索情感轉移的問題、閾限的語言和文化上的分裂。他的作品貫穿了不同媒體,由表演和影片到雕塑、裝置和公眾藝術。胡智騰同時擁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血統,他熱衷於與社區合作,舉辦與社區合作的教育計劃。胡智騰由2004年開始策展,並創辦了The Garage Biennale,這是一個在三藩市的實驗性藝術空間,他曾跟世界各地不同的美術館、嘉年華和文化中心合作。胡智騰擁有柯爾蓋特大學的和平學及法國文學學位、美國三藩市美術學院的新體裁藝術碩士學位以及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的國際管理及公共行政碩士學位。

 

Collective Action Studio (CAS)的工作包括創作藝術、策展和舉辦教育計劃。他們會跟藝術家、社區、機構合作去共同建造正面和平等的學習機會。目標是發展社會公義,加強韌性社區以及鼓勵大眾接觸藝術。

 

Justin CharlesChris Treggiari 是Collective Action Studio 的創辦人和負責人,還有一群不斷轉變的藝術合作者。這些計劃經常與不同的策略合作夥伴合作,當中包含了藝術家、非牟利團體、文化中心、美術館、藝術委員會、畫廊、美術節等。

由白而來
由白而來

由白而來

由白而來
May 19, 2018 - Jun 17, 2018
@1a空間

開幕:2018 年5月18日晚上7時正

1a空間榮譽呈獻當代藝術計劃《由白而來》,本次展覽由獨立視覺藝術工作者張景威策展。是次計劃為1a空間2018年度主辦的《21世紀藝術培育計劃》的第二部分。

 

本展覽展出獨立視覺藝術工作者張景威的裝置藝術作品。這些作品旨在探究「白盒子」作為藝術空間的各種可能性,從而探討展覽空間的功能性以及21世紀藝術呈現的趨勢。 通過展覽,策展人和演出者將重新思考藝術工作者、觀眾、藝術空間、藝術趨勢甚至社會之間的關係。

 

展覽期間,觀眾需要跟隨特定路徑觀賞展覽。通過非一般的觀賞方法,計劃希望鼓勵觀眾重新思考「白盒子」與展覽的定義。

策展人簡歷:
張景威
生於香港, 張氏為獨立視覺藝術工作者,主要創作混合媒介作品。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2009) 及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及文化研究系 (2011) 。除個人創作外,亦曾參與策展及教育工作。現為兆基創意書院視藝科教師、1a 空間董事會成員。

artist in hospital
對話的風景–駐院札記

對話的風景–駐院札記

對話的風景–駐院札記

對話的風景–駐院札記

對話的風景–駐院札記

對話的風景–駐院札記

時間、時間表、治療

時間、時間表、治療

白雙全 2015-2016 Excel表打印

有你在旁:不倒的不倒翁

有你在旁:不倒的不倒翁

朱卓慧 2018 紙、木、球 尺寸可變

時光戲院

時光戲院

鄭淑宜 2018 燈箱、亞加力膠座、繡花布和壁畫 尺寸可變

時光戲院

時光戲院

鄭淑宜 2018 燈箱、亞加力膠座、繡花布和壁畫 尺寸可變

九龍醫院

九龍醫院

阿三 2018 塑膠彩布本、水墨及塑膠彩絹本、膠片 一組十二張: 41 x 66.5cm(十張),41 x 41cm (兩張)

出世

出世

黃淑琪 2018 水彩紙 56cm X 76cm (每件)

對話的風景 – 駐院札記​
Jun 29, 2018 – Jul 29, 2018
@1a空間
開幕:2018 年5月18日晚上7時正
「藝術在醫院」一直以來致力把藝術融入醫院,令病者及其親友在心靈上得到安慰鼓勵,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疾病,紓緩醫院的緊張氣氛。一路以來,我們進入不同的醫院為不同的病人設計工作坊,在活動的時間讓病人忘記當下為病所困的情緒,去享受藝術活動所帶來的純粹的快樂。
 
然而,對普羅大眾來說,「醫院」像是一個不容易讓人了解的地方,是否因為大眾習慣性地視之為禁忌,才會讓這名字總是莫名地伴隨着一絲焦慮的情緒?而這種焦慮又會否不自覺地隱含對病患的誤解?我們想要把這個根深蒂固又過氣的形象重新審視一下。
 
所以「藝術在醫院」於過去的一年,邀請了五位香港本地藝術家參與醫院駐留計劃,各自選擇不同的醫院或相關部門進行工作坊,除了讓參加者學會從美學的角度去看生活,領略生活方面不常被發現的一面之外,也藉此機會讓藝術家走出熟悉的創作環境,去認識醫院社群(醫護人員、康復者、病人與照顧者等),並透過藝術創作的互動加深明白醫院社群的需要。再以藝術家的角度,於展覽中把駐院的所見所聞及啟發,以藝術創作的方式記錄和表現出來。
 
計劃希望透過藝術家的駐留,承接「藝術在醫院」往的經驗,進行轉化,把溝通的美學透過展覽、分享和工作坊推廣至社會各階層,並對病人的參與起鼓勵性的作用,走入社區,打破隔閡,拉近藝術和社會的距離。
 
展覽中,藝術家將會展示他們眼中一道道不一樣的醫院風景。
 
參展藝術家及參與計劃單位:
 
阿三 x 九龍醫院精神科晴天復元中心
邀請中心義工(復康者)帶領,一同遊走他們喜歡的醫院景地。他們娓娓道來的經歷、感受和與醫院有關的故事,種種心境將會成為阿三眼中怎樣的畫面?
 
鄭淑宜x 九龍醫院老人精神科日間醫院
日常生活的物品就像一本日記簿,可以把生活的經歷記錄下來。那麼,鄭淑宜向長者們收集的「日記簿」又記錄了些什麼呢?
 
朱卓慧x 北區醫院老人精神科長者復康中心
照顧者,是病患者的最真實依靠,相處的模式是單純依附還是互相幫助?如何瞥見關係的痕跡和力度?
 
白雙全x 北區醫院精神科日間醫院、青山醫院屯門精神健康日間服務中心
從身邊所認識的精神病患者,體會到他們也是社會上一個普通的獨立個體。在他們的藝術創作過程中,可以理解到他們平日的活動方式,幫助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理解。
 
黃淑琪x 基督教聯合醫婦產科、基督教聯合醫務協會幼兒學校
親人間有著獨特的親密感,孩子出世,生產的婦女便成了「媽媽」,是他們的第一次相遇。我們何曾停下凝視當下,感覺這份關係?
活動一覽:

參展藝術家:阿三、鄭淑宜、朱卓慧、白雙全、黃淑琪
 
展覽開幕暨分享會:
日期:3/7/2018 (週二)
時間:下午3時至下午5時
地點:1a 空間(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講者:阿三、鄭淑宜、朱卓慧、黃淑琪
主持:鄭嬋琦
*講座將以廣東話進行
*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以上所有活動費用全免,歡迎大眾參加

Art in Hospital 藝術在醫院
www.aih.org.hk
Fast art workshop
《速藝工作坊》成果展
 
​Jul 22, 2018 - Aug 09, 2018
@1a 空間
李秉罡及40位公眾人士
2018
床單、噴畫、竹
1.2m X 2m , 共6個
 
由著名香港藝術家李秉罡(現居於美國紐約)藝術家構思及製作的「速藝工作坊」(Fast Art workshop) ,為初學者提供模版藝術與噴畫創作的體驗,及與著名美藉華裔當代藝術家互相協作交流的機會。40位參加者與藝術家於工作坊中共同創作一系列以展示模版藝術與噴畫創作的橫幅,並於牛棚藝術村展出,分享創作的樂趣。

本公共項目由1a空間及大館當代美術館主辦。為展覽「拆棚」的相關系列活動。
夏藝營
8.JPG
《例外日常夏藝營》成果展

Aug 08, 2018 - Aug 30, 2018 
@1a 空間
開幕:2018年8月8日晚上6時半
展期:2018年8月8日-2018年8月26日
地點: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1a空間」
藝術家導師及夏藝營參加者分享會: 2018年8月8日晚上7時 - 7時半
現場表演:2018年8月8日晚上7時50分
「乳」, 創作者姓名:劉梓為
作者嘗試尋找「無力感」的來源:到底這種「無力」源於「自身」、「外力」又或者它甚是「永恆的」。
1a空間榮譽呈獻《例外日常夏藝營》成果展。本計劃由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以及1a 空間合作,並邀請了本地年青及著名的藝術家,旨在透過藝術創作,以融和不同種族的文化外,更希望進一步了解少數族裔的文化世界,促進少數族裔及主流文化之間的互動。
 
本計劃由香港藝術家楊秀卓、葉惠龍及余淑培提供指導,由陳錦榮及何建宗策劃。
 
 
關於夏藝營工作坊
 
「書啊,書!」工作坊
藝術家導師:余淑培
以概念出發,討論書的可能性:書不一定要有文字丶圖像,和既有的閲讀次序,當中仍有很多想像空間。過程中,學員運用不同物料,嘗試組合不同形態的「書」,從而產生更多新的意義及閲讀方法。最終,希望他們從中獲得創作的趣味。
 
聯繫九龍城工作坊
藝術家導師:葉惠龍
透過一系列輕鬆的熱身活動,讓參加者與自己及身邊的人對話,從而重新思考創作的可能性。參加者會到九龍城進行場景重現,並與九龍城居民對話,運用想像及創意,從而反思及重新塑造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物件或場面。
 
藝術工作坊
藝術家導師:楊秀卓
參加者會在四天的工作坊學到如何   有創意地把維繫自身的家庭關係理念以油畫、調塑、裝置藝術的方法表現出來,成品會以融合每位參加者的不同元素及特色的形式呈現出來。
 
 
關於藝術家導師
 
楊秀卓
楊秀卓本身為一位藝術家和教育工作者,向來積極策動社區藝術項目,以培育廣大觀眾對香港城市的欣賞能力和本土意識為己任。其作品曾於香港城市大學、香港藝穗會、香港藝術中心、香港藝術館、香港科技大學、香港視覺藝術中心、Para Site 藝術空間、沙田大會堂及香港大學展出。楊氏於2007年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藝術教育)」。

以藝術聯繫社區是楊氏一直以來的信念,他曾擔任「錄影力量」的主席(1999至2002年)、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視覺藝術科)的成員(2004至2013年)、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的主席(2010年至今)、以及鄉土學社的委員會成員(2013年至今)。從2009年起,楊氏身兼明報文化副刊「星期日生活」中的藝術教育專欄作家。
 

余淑培
余淑培,1994年生於香港。慣常以身體作媒介,包括自身,或借用/聘用他者的(身體/發言/網絡/任何技能)。涉獵媒介包括行為藝術,裝置,雕塑,草稿等等。
她嘗試在現實生活不斷轉換角色/身份/公眾形象。作品以最簡單純粹的方式,牽引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

余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科。曾參與本港及海外多個聯展,包括1a空間(香港),Para-site空間(香港),百呎公園(香港),Listhus空間(冰島);A Place空間(佛羅里達州);遊工房藝術空間(日本),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上海)等等。余曾在日本千代田3331藝術中心,台灣板橋市435工作室,冰島Listhus空間進行藝術駐留。
 
葉惠龍
葉惠龍出生於中國廣東省,現定居於香港。1996年回歸前,隨母來港與父團聚。作為一位新移民,縱使從小受香港教育下薰陶,身份認同卻是他一直所面對的問題。其後,2015年隻身流浪到西藏禪修,回港後更確立成為藝術家的意向。
 
葉氏是一位自學藝術家,曾參與本港多個聯展和個展,包括parasite 藝術空間、C&G 藝術空間等。作品多以直率且幽默的態度去審視政治、禁忌、身份等的議題。他相信公共藝術其力量,作品多透過介入現存的社會系統,通過與不同的主體產生對話,重新探索系統不同的可能性,從而建構自我對社會而至世界的想像。最常見的創作媒介包括攝影、錄像和身體。
 
 
關於策展人
 
陳錦榮
陳錦榮教授為馮漢柱基金全人教育講座教授,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陳教授於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取得博士學位,專攻媒體與文化研究。其後,致力研習國際人權法的陳教授,更於香港大學法律學院修畢法律碩士學位,以掌握法律語言及哲學,並藉此為其有關社會公義議題的研究,提供法律、社會、政治三個不同範疇的觀點。
 
陳教授的研究著作涉及多個領域,苞括國際及亞洲媒體與文化研究、人權哲學及政治、性別研究丶青少年流行文化、重要公共衛生議題等。陳教授十年前開始從事少數族裔文化研究,這與他的多元文化成長背景不無關係。此外,陳教授近年也獲得多項資助,進行與人權與文化公民意識相關的硏究。他現正與不同國際知名機構和大學合作,領導多個跨學科文化研究項目。陳教授是多個公民社會組織的成員,亦是許多非政府組織的支持者;他不時回應傳媒的諮詢,亦為社會上的小眾發聲。陳教授最近正積極建立-個國際平台,連繫專家,就各地的移民、人權等議題進行研究。
 
何建宗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哲學博士,現為該系研究助理教授。研究範圍包括文化政策、文化及創意產業、視覺藝術等。何氏同時為1a空間副主席、文藝復興基金會副理事長、香港文學館理事。
 
由1a空間及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合辨。
本計劃獲馮漢柱慈善基金慷慨支持,由馮漢柱基金全人教育講座教授陳錦榮提供。
龍城藝敍:工藝重索
craft-ist_key visual.jpg
龍城藝敍:工藝重索
Sep 08, 2018 – Sep 28, 2018
@1a 空間
 
展期:2018年9月8日- 2018年9月28日
展覽開放時間:逢星期二至日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九龍城是不少工藝老店與老師傅的棲身之處,見證著香港工藝產業曾經興旺的時代。時移世易,社區的面貌雖然有所改變,但各種工藝仍可在九龍城尋找得到。
 
隨著昔日本地工藝追求「搵食」及養妻活兒的時代過去,工藝對於現代城市人的意義是什麼?工藝承傳的內涵又是什麼?除了技巧與傳統的工藝精神以外,工藝於當下可否作為一種思考與這個城市共存的方式?又或是作為一種與人溝通的方法,去了解每一個人的追求?定還是有更多的意義?
 
本地藝術家陳寶鋒將策劃《龍城藝敍:工藝重索》,於九龍城區牛棚藝術村展出五位本地藝術團隊/藝術家的創作,包括陳穎斯、草途木研社(翁泳恩)、泥塵記、黃紹全及陳寶鋒。
 
這五組分別專注於金工、陶瓷及木工的藝術團隊/藝術家不約而同地希望以手藝作為連結與溝通的媒介,以社區參與、社區駐場、自然資源再用、故事收集及空間經驗的形式,探索當代香港社會的工藝價值。  
 
以九龍城區為起點,《龍城藝敍:工藝重索》將展示及紀錄這五個以工藝為起點並連結「人」、「事」、「地」、「物」的藝術家計劃,思考我們的角色及應該如何生活,呈現工藝在九龍城區、乃至香港的獨特面貌,發掘工藝的不同面向與價值。
《龍城藝敍:工藝重索》活動一覽
開幕座談:2018年9月7日(星期五)晚上6至7時
對談者:陳寶鋒、泥塵記、黃紹全
 
開幕酒會:2018年9月7日晚上7至9時
展期:2018年9月8日-2018年9月28日
 
藝術家導賞:2018年9月8日(星期六)下午3點
藝術工作坊:所有工作坊將提供所需材料及工具
1, 泥板小盤
透過利用泥能印出紋理的特質,本工作坊將在泥板上印上牛棚內的特色痕跡,讓參加者於牛棚內遊走,尋覓理想質感,再回來捏出自己的小盤,嘗試進行陶藝製作,體驗設計工藝品的感受。
主持:泥塵記
日期:2018年9月15日(星期六)
地點:1a空間 (牛棚藝術村14號)
時間:第一節-中午12時至下午2時30分
           第二節-下午3時30分至6時
對象:16歲或以上
名額:每節10人
材料:灰陶泥
工具:陶塑基本用具、木板、陶瓷切割用刀、透明釉料、鐵彩色素
 
2. 點攪舊木
身邊常常有舊木枝不知怎樣處理? 舊木枝是如何變成一塊板?
以細枝樹幹學習如何由原木開料成板材,透過工藝認識香港的樹木。
主持:草途木研社
日期:2018年9月16日(星期日)
地點:1a空間 (牛棚藝術村14號)
時間:第一節-中午12時至下午2時30分
   第二節-下午3時30分至6時
對象:16歲或以上
名額:每節10人
材料:樹幹
工具:台鉗、鑿、鋸、刨
3. 交換文字
文字能誘發想像,將不同事物連繫起來。我們可以用顏色去形容心情、將心情投射在一件物件上、把物件變成一件事件的象徵物⋯⋯我們會與參加者一起透過一個金工技巧去共創及互相回應,可以去認識陌生人或更了解自己。
主持:陳穎斯及黃紹全
日期:2018年9月22日(星期六)
地點:1a空間 (牛棚藝術村14號)
時間:第一節-中午12時至下午2時30分
第二節-下午3時30分至6時
對象:16歲或以上
名額:每節10人
材料:1mm 不同形狀的黃銅片
工具:鉆鐵、鎚、鋼字粒、銼、砂紙、電批、鑽咀
 
4. 鍛造神器-銅聲音裝置 (親子工作坊)
透過講述一位退休打銅師傅從50年代開始的打銅故事,介紹港式打銅技巧、工具及歷史。
不同的金屬件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鍛敲過後的銅器更會有更多元的聲音質感,一起共同以港式鍛打方法完成一件聲音裝置。
主持:陳寶鋒
日期:2018年9月23日(星期日)
地點:1a空間 (牛棚藝術村14號)
時間:第一節-中午12時至下午2時30分
   第二節-下午3時30分至6時
對象:7-14歲的小朋友及其一至兩位家長
名額:每節最多5個家庭
材料:黃銅片
工具:鉆鐵、鎚
參展藝術家自述(以英文字母排列)
 
陳寶鋒
陳氏擅長以物料轉化及機關制作的形式創作,個人藝術創作以金工探索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同時熱衷參與不同社區藝術計劃,發掘工藝與社區的關係。
 
展覽作品創作自述:
從紀錄一位打銅師傅的故事,認識香港傳統打銅工藝, 在牛棚迴盪的槌擊聲中,一班街坊、學員認識到香港打銅手工業的歷史,過往生活嘅事跡情懷,本土打銅的技術與工具。
 
由一塊平直的黃銅片經過數千下敲打,打造成一個容器的形狀,以自己的故事,打造自己的神器。透過打造工具,引發不同的角色互動,在空間展開不同的活動,連結成一個有生命力的地方。
 
陳穎斯
陳穎斯於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視覺學院畢業,主要創作媒介是當代首飾。曾以牙籤、飲管等日常用品作為物料創作。她相信即使是不起眼的小物件都能成為“美”的當代首飾。
 
展覽作品創作自述:
對於我來說,創作首飾是一個使我跟別人分享、連結的媒體,我喜歡把一些日常小物件以首飾創作方法給合,創造一些有趣、有玩味的首飾。而我亦相信這樣“想分享”的想法可以是我的創作動機,從而跟身邊的、或久違的朋友連繫在一起。
草途木研社(翁泳恩)
翁泳恩於法國主修視覺傳達,後到台灣進修細木工。創立青春工藝及草途木研社,在社區及木藝之間遊走,思考雙手能帶給社會改變的可能。現正進行香港木材可用性的計劃,相信每一塊木也有其用途。
 
展覽作品創作自述:
香港樹的木紋、硬度、纖維、顏色在杯裡呈現,這器物除了盛載物品、還載著香港樹的可能性。
 
以香港木庫地區實驗提出香港建立木資源庫的可能,在牛棚一角設置木材交換中心,任何人也可以放低收集到的木材,也可拿走任何木料。不同種類的香港樹木所製成的小杯,展示出每棵樹的獨特性。
 
泥塵記
「塵」另一字意為「小土」 ,意為「微小」、「零碎」。可在生活到處飛揚。
對陶器的著眼點亦源於大批被棄置於「夜冷」店舖、二手地攤的二手陶器與物件,我們構想它們的歷史、故事、來源以及最終的終點。
 
泥塵記認為陶瓷創作不局限於室內,希望能主動走進社區,分享陶藝創作的喜悅。她們喜歡收集和通過升級再造二手陶瓷器物,讓其成為別具意義的和全新風格的物件,並宣揚惜物環保。同時,她們亦會舉辦工作坊教授及分享陶藝知識技巧。
展覽作品創作自述:
夜冷店中的陶器遭到棄置,舖蓋著塵埃,背後可以窺探的是社會的風氣與工業發展。
 
曾經,它們來自於大酒樓、有名餐廳、酒店。器物盛載的,不再是食物,而是背後的歷史和故事。我們嘗試找來社區中仍然可以接收這批器物的新主人,把陶器加上工藝裝飾,使用釉上彩及貼花,讓器物重新被「使用」。在過程中,有興趣參與成為一員的店主還會與我們一同建構更多有意思的事情,了解更多工藝與生活之間的微妙關係。
 
黃紹全
黃紹全(Victor Wong),先後修讀多媒體設計和視覺藝術。在當代藝術首飾的創作領域,曾參與香港和海外展覽。以金工作為起點,逐漸探索不同工藝的藝術面貌。
 
展覽作品創作自述:
人、事、物隨著環境變遷而消逝,所經歷的彷如一片空白,還是無氣息地蘊藏在生活中呢?當工藝回歸到由一個人親手製作一件物件,花費時間專注製作的過程,於物件之上所能呈現的經歷又有多少?
一件十年前從舊居遷岀時,留下來的傢具,耗損到將近棄置。透過拆解和重製,探索當中埋藏的時間和故事。
 
 
九龍城民政諮詢中心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7時
公眾假期休息
地址: 九龍紅磡庇利街42號九龍城政府合署低層地下
查詢電話: 3691 8181
 
1a空間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上午11時至下午7時
公眾假期休息
地址: 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查詢電話: 2529 0087
電郵:info@oneaspace.org.hk
《物歸原主》岑愷怡個展
《物歸原主》

《物歸原主》

岑愷怡

《物歸原主》

《物歸原主》

彩虹系列二

彩虹系列二

一比十模型 黃銅 二零一八年 於二零一五年所作的鐵製雕塑,實際尺寸不定。

迷失在城市

迷失在城市

行為藝術 攝於二零一二年 片長: 十六分鐘四十二秒

記錄自己骨骼磨擦而發出的聲音

記錄自己骨骼磨擦而發出的聲音

行為藝術 攝於二零一一年 片長: 二分鐘

《物歸原主》

《物歸原主》

《物歸原主》岑愷怡個展
Oct 03, 2018 - Oct 30, 2018
@1a空間
1a空間榮譽呈獻《物歸原主》-岑愷怡個展,展覽概況地記錄了藝術家於美國參與駐留計劃的經驗,期望與香港的觀眾分享藝術家於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成果與經歷。展覽總結了藝術家於駐留計劃中的多元化體驗,包括於多所美國公立學校中舉辦工作坊、與位於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的埃里惠特尼博物館(Eli Whitney Museum)進行協作計劃、及於公共公園的國際藝術節(包括Pop-Up Festivals 及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and Ideas)中展示藝術家的最新創作-New Haven Green & I。
 
展覽致力呈現藝術家在過去一年間,於美國紐黑文市以研究為本的藝術計劃成果,並希望以藝術的形式與位於香港的觀眾展開對話。
 
《物歸原主》岑愷怡個展
開幕酒會:2018 年10月12日晚上7時至8時
 
“New Haven Green & I”新書發佈會及藝術家座談:2018 年10月12日晚上6時至7時
嘉賓: 蔡仞姿女士、黃麗貞女士
 
 
藝術家創作自述
歷史總是不斷被創造,總是激動人心,總是持續變化,有幸身處其中是我最大的快樂。時局時好時壞,沒有法則,只有事實;沒有規律,只有選擇;沒有程序,只有偏愛。所謂的預言,都是基於今天的經驗所假設。此時此刻,我仍相信有些東西永遠存在,如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物歸原主》就是我妄想對美好的時光不朽的渴望。
關於岑愷怡
岑愷怡先後於香港浸會大學取得視覺藝術學士學位(2011) 及碩士學位(2013) 。畢業後曾任香港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駐校藝術家。自2016年1月起在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兼任講師。曾獲美國耶魯大學和香港經濟貿易駐紐約辦事處頒發 - 2017雅禮藝術獎助金。目前,她在香港工作,並加入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擔任兼職講師。
 
岑氏以不同媒介創作,其中以雕塑、玻璃、裝置和公共藝術為主。她近年的創作以探討「觀者與作品之間的互動關係」、「玩具、遊戲與遊樂場的歷史和文化」及「人與人之間如何達致溝通和連結」為重心。
由Burger Collection和1a空間合辦。
《滋生在尾房的》多媒體藝術展
《滋生在尾房的》多媒體藝術展

《滋生在尾房的》多媒體藝術展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untrou-art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其後 untrou-art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逃逸中的影子 untrou-art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逃逸中的影子 untrou-art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欲望之狗第十六篇 untrou-art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黑膠唱盤 untrou-art

第二篇 《微暗行星》

第二篇 《微暗行星》

攝影 廖偉棠

第二篇 《微暗行星》

第二篇 《微暗行星》

攝影 廖偉棠

第二篇 《微暗行星》

第二篇 《微暗行星》

攝影 繪畫 廖偉棠

第二篇 《微暗行星》

第二篇 《微暗行星》

攝影 廖偉棠

第二篇 《微暗行星》

第二篇 《微暗行星》

攝影 繪畫 廖偉棠

第二篇 《微暗行星》

第二篇 《微暗行星》

攝影 廖偉棠

第三篇   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處

第三篇 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處

蕩鞦韆 陳拍岸

第三篇   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處

第三篇 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處

像其他人一樣特別 陳拍岸

第三篇   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處

第三篇 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處

吃自己 陳拍岸

第三篇   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處

第三篇 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處

藝術 陳拍岸

第三篇   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處

第三篇 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處

藝術的呼喚 陳拍岸

《滋生在尾房的》多媒體藝術展
Jul 28, 2018 – Oct 26, 2018
@1a空間多用途室​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Artist:  untrou-art
日期: 28/07-26/08/2018
 
第二篇  The Darkening Planet
Artist: 廖偉棠
日期:01/09-23/09/2018
 
第三篇  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處
Artist: 陳拍岸
日期:01/09-23/09/2018
 
 
展覽簡介
 
  「 但是,在不欲其密封全暗時,依然會想像,將有三篇『故事』滋生在尾房。」
 
    本次展覽由untrou-art策劃,展出三組藝術家untrou-art,廖偉棠和陳拍岸的作品,以三篇獨立「故事」組成一本隱形的「書」。而三篇獨立「故事」是由「文本」組成。
 
   展覽作品,由源頭(原作或書本原型或完整論述)脫離而散成名字、片語、裝置、影像、聲音、攝影、物件、繪畫等, 在一個多維度的空間,各種類型的創作,互相遊移、混合或衝突。最終, 沒有了一種起源,只有這些去中心化的難以歸類的作品。它們各自成為自身的文本。
 
              
展覽活動
 
開幕分享會: 28/7/2018 下午2時30分
開幕聚會: 28/7/2018 下午5時 (歡迎攜酒水參與)
與會者: untrou-art : 夏芝然(策展人)、高展毅(藝術家)
 
詩音樂:25/9/2018 下午5時
嘉賓:廖偉棠(詩人、攝影家)、高展毅(藝術家)
 
分享會: 29/9/2018 下午2時30分
對談者: 陳拍岸(藝術家)、夏芝然(策展人)
 
策展資訊
策展人:夏芝然
策劃:untrou-art
策展助理:陳嘉欣
合辦:kubrick 和1a space
 
 
《滋生在尾房的》  ╴╴一本隱形的「書」
 
策展人語
夏芝然
 
自序
 
    想像著尾房在發生什麼事情?事實上,除了細小、悶熱外,可能就是無事發生。不動聲色的。
    尾房,彷彿就是可有可無的尾巴,在正統(正式)之外或之前,臨時的,漂移的一個暫住地。
   一個小空間,它並非就是全然災難或是苦難的,它有其多樣性,安靜地滋生著什麼,直到有人將其密封為罐頭。
    但是,在不欲其密封全暗時,依然會想像,將有三篇「故事」滋生在尾房。
 
目錄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   untrou-art /創作
        
第二篇   The Darkening Planet    廖偉棠/創作
 
第三篇   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處     陳拍岸/創作
 
後記
 
1.  展覽的結構:由三篇獨立「故事」組成一本隱形的「書」。而這三篇獨立「故事」是由「文本」組成。
 
2.  展覽的概念:「文本」。作品,由源頭(原作或書本原型或完整論述)脫離而散的,名字、片語、裝置、影像、聲音、攝影、物件、繪畫等, 在一個多維度空間,各種類型的寫作或創作,互相遊移、混合或衝突。最終, 沒有了一種起源,只有這些去中心化的難以歸類的作品。它們各自成為自身的文本。
 
     第一篇   一個古銅色的午睡,衍生於《慾望之狗》裡的小說標題。
     第二篇   The Darkening Planet,攝影集《微暗行星》的英文名字。     
     第三篇   書和片語成為視覺作品的一種媒介。或是視覺作品就是另一個故事。​
 
 
藝術家及策展人簡介
 
untrou-art
法語,意味「黑洞」。untrou-art,黑洞藝術,香港獨立藝術團隊,現核心成員夏芝然、高展毅。 2013 年開始, untrou-art 遊走揉合藝術和文學, 策劃藝術項目和展覽 , 同時進行創作。目前,以跨媒介創作方式, 探索城市、空間和人之間的關係, 策劃的展覽不僅限於美術館或畫廊, 還在非正式場所/城市空間/網絡上發生。
 策劃【把你吃掉﹣當念頭是漩渦】、【一條逃逸的路線】、【誰吃掉你的邊界】、untrou-art網絡及現場展【家,是一個展覽場所】、【香港是一座當代美術館  N個關鍵詞】、【囤積物,及其節外生枝的】等11個展覽。
                                                                       
 
夏芝然
香港作家、 獨立策展人
至今出版了9本小說。2011 年開始,嘗試書寫打破常規小說載體的迷你小說。 迷你小說《甜美黑洞》 (夏芝然X 夏力)、《異色的橙》、《欲望之狗》(新作)。至今策劃了11個展覽。
 
高展毅 (小高)
香港藝術家,跨媒介創作,包括繪畫、裝置、新媒體以及聲音等。untrou-art 成員,策劃參與untrou-art的藝術項目。《一團東西》畫作系列為2012年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入圍作品。近年主要參展、策劃untrou-art展覽 。

 
廖偉棠
詩人、作家、攝影師。1975年出生於廣東,後移居香港,並曾在北京生活5年。
曾獲香港文學獎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2011年臺北國際詩歌節、2013年鹿特丹國際詩歌節等受邀詩人,2014年任西九自由野藝術節策展人(文學部分)。近作有詩集《春盞》和《後覺書》、攝影集《微暗行星》和《尋找倉央嘉措》等。曾獲邀參與2011年連州國際攝影節、2012年香港國際攝影節以及多個攝影、藝術聯展(北京、廣州、香港等地),亦舉辦多個攝影個展。

 
陳拍岸
1988年生於廣州。2013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目前工作生活於廣州。其作品多以文字圖像結合的形式出現,創作媒介涉及繪畫數碼圖像及影像等。廣告公司,裝潢公司和快時尚公司的工作經歷,使他格外關註消費世界中廣告和包裝圖像下商品與人的互生關係。陳拍岸的作品具有強烈的詼諧視覺語言和邏輯。主要參展經歷有【陳拍岸、黃永生、伍思波三人展】2018、【深港城市建築雙年展】2017、【所見非所見】2017、【畫內音】2017、【第三屆CAFAM雙年展】2016、【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2016、【出了廣東的雞不是雞】2016、【場域的毛細管】2016、 【機構生產——廣州青年當代藝術生態考察】2015等。
《聽話?!》
《聽話?!》

Nov 10, 2018 – Dec 30, 2018
@1a空間

1a空間榮譽呈獻《聽話?!》主題研討會及展覽計劃。
1a空間的開幕展覽《國家藝術館「定」畫廊?》(1998) 借用及擴展了一個電視廣告的主題意旨,揭示(國家)藝術館和畫廊在香港視藝機制中的位置,引發有關藝術的呈現和展示的討論。當“藝術館”或“畫廊”的面貌不再由個人、機制或“結構”選擇時,究竟誰掌握決定權?
 
當代藝術的發展從來充滿對現況與框架的挑戰與疑問。今年,1a空間立足於創辦二十週年的時刻,我們更深信這種面對限制的態度是不同年代都值得去思考的問題。
 
「聽話」強調這個動詞的復合意義。它字面上有安於現況、願意服從及聽從的意思。同時「?! 」則隱含對這種態度的反思與質疑,帶有對制度性狀態保持反省的意味。「聽話」嘗試為獨立藝術空間、藝術家及藝術工作者拆解及總結出五種態度,並以展覽、研討會及出版就此五種現象進行討論,期盼以開放的提問及建立關係對等的溝通去重新思考這個命題。
  • 不務正業
  • 手停口停
  • 憤世疾俗
  • 聯群結黨
  • 無規矩
主題研討會:
主題:《不務正業》
日期:11月10日 (星期六)下午3時至5時正
講者:盧燕珊、楊秀卓、程展緯
 
主題:《手停口停》
日期:11月11日 (星期日)下午3時至5時正
講者:魂游、黃嘉瀛、岑愷怡
與談人:黃國才
 
主題:《憤世疾俗》
日期:11月17日 (星期六)下午3時至5時正
講者:C&G 藝術單位、鄧小樺,何秀萍
與談人:楊秀卓
主題:《聯群結黨》
日期:11月18日 (星期日)下午3時至5時正
講者:黎蘊賢、鄧國騫、嚴瑞芳
 
主題:《無規矩》
日期:11月24日 (星期六)下午3時至5時 正
講者:馮美華、王天仁、陳錦成
 
主題展:
展覽開幕酒會:2018 年11月30日晚上6時30分入席
 
 
參展藝術家(排名不分先後):
曾敏富
1973年生,香港視覺藝術家,分別於2008年及2016年獲頒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藝術學士和碩士學位。曾氏從作品中探索時間、轉變、過程和物質之間的關係,主要運用不同的天然物料,例如紙、木、冰、炭,利用火燒、融化和凍結等過程來創作,並以裝置、錄像、攝影和雕塑等方式來呈現。曾氏獲邀參與多個香港和澳洲的展覽,當中包括2016年的個展《物盡緣起》,香港雕塑雙年展《天上人間》及2018《藝遊維港》。2010年曾氏獲邀擔任《東九龍文化藝術播種計劃》雕塑課程的導師及後於2012年開始成為香港藝術學院導師。
李泳麒
李泳麒為香港攝影工作者。香港大學文學院學士,主修藝術史。及後獲英國志奮領獎學金前往倫敦藝術大學倫敦傳媒學院深造新聞暨紀實攝影。李氏攝影作品曾在奧地利、德國、香港、拉脫維亞、台灣及英國展出。作品以歷史、文獻及藝術本位研究方法出發,探索照片歷史的文化和技術予當下的應用及可能性。紀實攝影作品《曾老飄流記》入圍2017/18年WMA 大師攝影獎 「過渡」。李氏亦為影像歷史及視覺文化研究工作者,編輯期刊及研究文章散見於本地博物館、畫廊、華文藝文雜誌以及國際學術文獻。李氏現為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
岑愷怡
先後於香港浸會大學取得視覺藝術學士學位(2011) 及碩士學位(2013) 。畢業後曾任香港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駐校藝術家。自2016年1月起在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兼任講師。曾獲美國耶魯大學和香港經濟貿易駐紐約辦事處頒發 - 2017雅禮藝術獎助金。目前,她在香港工作,並加入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擔任兼職講師。岑氏以不同媒介創作,其中以雕塑、玻璃、裝置和公共藝術為主。她近年的創作以探討「觀者與作品之間的互動關係」、「玩具、遊戲與遊樂場的歷史和文化」及「人與人之間如何達致溝通和連結」為重心。
鍾惠恩
本地藝術家,2009年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鍾惠恩從事雕塑及裝置藝術創,她的作品主要探索生活文化中的人、物的存在方式和矛盾狀態。曾參與展覽包括《這麼近那麼遠 - 香港和英國之間的某處》(香港奧沙畫廊,2014)、《澳門藝穗節 - 走在內巷》(澳門牛房倉庫,2011)、 《乙城節-行路上省城 x 廣東主義》(中國廣州扉藝廊,2010),並於2013年赴印度孟買參與社區藝術計劃 [en]counters: powerPLAY。
吳家俊
2008年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取得學士學位, 現居住及工作在香港。他的作品多以雕塑或裝置的方法呈現,除日常物件的重塑再造,也進入到一些社會場景,探討城市發展、自然環境等題目。其作品曾在香港、中國、澳洲和韓國展出,包括香港歌德學院、OpenSpace BAE等。2014年夏天,他參加了韓國OpenSpace BAE藝術家駐場計劃。近年他在香港參與了多個公共/社區藝術計劃。此外,他也是1a Space 2014年的藝術委員小組成員。​
 
張景威
獨立視覺藝術家,策展人及藝術教育工作者。於本地視覺藝術院及文化研究系畢業後,在不同的文化藝術工作中生存。亦因為從事包括教育、藝術行政、抗爭等工作而被認識。他的創作主要始於跟隨既有及當刻的處境,利用藝術(創作或解難方法)作直觀回應。最近的創作主題主要環繞教育及學校教育系統,平衡於以授課作為其中一種創作,思考模菱兩可在教育中的正面意義。他現時為1a 空間的藝術策劃小組成員及任教於兆基創意書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