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真實的幻相- 談許芷瑋的《蜃景》

C


《蜃景》Mirage,2020,互動裝置, 投影機, 控制器, 人體紅外感應模組, 骨導模組, 電線, 樹脂



清山塾藝廊


去年六月至八月期間,我參觀了位於屯門的藝文空間清山塾 分別在藝廊及工作室展出年輕新媒體藝術家許芷瑋(Echo Hui) 的裝置作品,兩個空間各設一件以微觀氣流的聲音及影像裝置,分別命名為《蜃景》與《蜃景(二)》,利用光學和幻象探討視覺的限制出發, 探討熱力帶來的幻象。

藝術家許芷瑋誕生在沒有氣味的世界。她先天患上了嗅覺喪失症,一出生便沒有嗅覺,味覺亦因此只剩下約兩至三成功能。她以藝術實踐積極探索感官與感知的邊界觀察。作品多在藝術與科學之間遊走,其形式多以光、化學品、影像、動態影像為主,觀者的感知及動態與作品裝置互相影響。她期望透過視覺主導的創作媒介,去引起視覺感官以外的討論,向我們所見的現實提出質疑。


經過清山塾的咖啡廳,我走進昏暗的藝廊,地下一行行水滴,牆上有一個明亮的圓形,面積容納了我的影子。坐在木櫈上,我注視著眼前的圓,煙霧的形像逐漸顯現,然後緩緩轉化成滴落的水的剪影。我突然觀察到我的右側牆上有一個黑色的U型裝置,連接著藍色的電線。我動身走近裝置,突然間,牆上的畫面又變回起始的那個晈白的圓。



展場的瓦頂不時漏水。


與溫差、氣流和清山塾共生的《蜃景》

原來,炎夏中的清山塾展場的瓦頂,因為室內、外溫差大,水份沿著屋頂一行行木坊凝結水珠,並滴漏下來。猛烈的陽光把瓦頂曬得發燙,同時室內的冷風又令其空氣中的濕氣凝結成水滴。許芷瑋以此環境特性為作品《蜃景》的起點,思考生活中我們的「視覺」如何受溫差現象的影響。例如,海市蜃樓(Mirage)就是一個由溫差引起的視覺幻象。另外,牆上的影像播著的「氣流」原來是得來不易的畫面,許芷瑋以紋影技術 拍攝那些環繞在我們四周、但肉眼看不到的熱能變化。觀者及其身體動作也是一個改變熱能的變數。當我們走動,影像就會被打斷。完整的影片長達十一分鐘,對觀者來說是頗高的要求,只有靜下來專注,才可欣賞到氣流多樣的變化和最後的景觀。


黑色的U型裝置,連接著藍色的電線,骨導揚聲器及3D列印技術設計了一個骨導聲音設備 。


牆上的影像播著的「氣流」原來是得來不易的畫面


屯門的環境特質及清山塾的定位也成為了作品概念的一部分。這份作品是清山墊夏季策劃「息 微」的項目之一。策展人期望「息 微」除了是一個策劃主題外,更是一種經驗,讓來訪的人從「微觀身外空氣流動觀照心內,讓空間與裝置,讓清山塾成為短暫的忘憂所 」。清山塾的環境清幽,不時會舉辦打坐、瑜伽、靜觀等工作坊。工作坊參與者的身體動態及專注成為了《蜃景》的一部份,同時亦為參與者帶來特別的學習環境。我很欣賞作品嘗試與清山塾的其他活動「共生」,如疫情沒有擾亂了這些工作坊的計劃,相信工作坊參與者在《蜃景》下靜修,會是很有趣的畫面和體驗。


觀者可以載上許芷瑋DIY的骨導揚聲器設備,聆聽作品中的聲音。


骨導聲音設備與多彩的雜訊

除了牆上的影像外,聲音也是這份裝置作品的重點。許芷瑋結合了骨導揚聲器及3D列印技術設計了一個骨導聲音設備。骨導揚聲器通過將聲音轉化為不同頻率的機械振動,把聲波通過人的骨體傳至神經傳遞。觀者除了載上設備外,亦可於牆上的裝置體驗骨導聲音傳導方式。 我坐了下來,專注地看著那個圓形,帶著骨導聲音設備 的右手按著耳下,雜訊聲在耳邊沙沙地響,原來這些音頻是隋著顏色而改變,若不專心聆聽,當中些微的變化幾乎令人察覺不到。雜訊本身也有「色彩」,例如大眾普遍了解的白雜訊(white noise)。這些雜訊與視覺顏色的命名邏輯一致。影像中分別出現粉紅、藍、啡與白,耳中會傳來到來粉紅雜訊、藍雜訊、啡雜訊和白雜訊的聲音。氣流與雜訊都是被感官忽略的事物,但又無形地影響著我們的感官經驗。影像最後的畫面我就不描述了,有興趣的讀者可到藝術家的網站觀看 。



位於工作室的另一部分裝置《蜃景(二)》



刀片上的一小點光,是被刀片擋在外面光線折射。



《蜃景(二)》的「觀看」方法

來到清山塾的另一邊, 工作室放置了裝置作品的另一部分《蜃景(二)》。房間中央的牆高掛了一枚凹面鏡子,它對面是一些看似科學實驗的工具。在恰好的角度,會看到有一小點光。原來作品中展示了紋影(Schlieren)拍攝氣流的設置,熱力的變化影響光線於鏡片的折射,即那一點光。

原來,明亮的光源對準凹面鏡後,鏡子將光線反射到鏡頭前方焦點的位置上,而刀片恰好擋住穿過鏡頭的部分光線。當氣體密度均勻時,光線折射率相同,光線進入相機也是均勻的;當氣體密度不同,光線經過這個區域時折射情況就不同。有的進入相機,有的則被刀片擋在外面,攝像機裏面圖像就會顯示出陰影的不同變化。 換句話說,我們的眼睛透過相機才得以看見空間中的熱能。牆上的影像模擬了在紋影技術攝影時相機中看到的畫面。她將相機中的畫面放大投射在牆上。《蜃景(二)》中展示了部分拍攝氣流的儀器,卻沒有相機。藝術家期望觀者留意光線和溫度這些無形的元素如何互動,而不是相機一一捕捉氣流的那雙「眼睛」。這些本來我們不可視的變化及能量(如熱能及聲能),無形地影響著我們的「觀看」。



牆上的影像模擬了在紋影技術攝影時,相機中看到的畫面。


不藏起「醜陋」的零件


《蜃景》中的兩部分作品都展示了作品中的技術器材,《蜃景(二)》的概念更是延伸自紋影技術拍攝的設備。新媒體作品經常在展示時收起「醜陋」的電子硬件,但對許芷瑋來說,把這些硬件展示到觀眾眼前是很重要。這些看似冷冰冰的科學儀器和電子硬件,除了展示和折解了作品背後的技術 ,也揭示了原來感知和觀視現實不是理所當然 ,背後有龐大又細密的機制在運行。



《蜃景》中使用的人體紅外感應模組,透明的亞膠力板下清晰可見。




許芷瑋畢業作品《在白裡我們看不見彩虹 》也展示了作品的科學儀器和電子硬件。



《蜃景(二)》中的 投影對面是一扇大窗,明亮的日光照射著投影,令影像似有若無。我在清山墊留至傍晚,從工作室窗外觀賞作品,又是另一番景像。


許芷瑋現為藝術空間 Tomorrow Maybe的駐場藝術家。另外,她將會於明年年中在獨立藝術空間Hidden Space舉辦個人展覽,繼續探討感官這個命題,首次展出一系列對於氣味的多年的個人研究,展開一場藝術 、嗅覺和人際關係的對話。



1 綠樹林蔭的清涼法苑內有三級歷史建築清涼法苑佛殿。清山塾前身為清涼法苑轄下佛教見修幼稚園,也是座落於清涼法苑內。清山塾成立於2016年末,初期為附有文化活動的素食餐廳,2019年初則轉型為新界西社區實驗場,以啟發個人學習和社區創意為目標。這裏有自己或其他組織、人士策劃的社區項目及藝術展覽,寄售文化商品,舉辦身心靈工作坊、食物文化交流、市集等,在開放時間內歡迎街坊自由進出。2021年4月,清山塾結束,由生活書院接續使用空間,

2 藝術家個人網站,https://www.echohuiecho.com/

3 紋影攝影技術可以拍到平時肉眼看不到的氣流形態,它的原理是利用氣流對光波的擾動,將不可被肉眼看見的氣流的變化,轉化成可以被看見的圖像。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Instagram Social Icon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