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壞掉的影像 - 蕭偉恒個展《不合理的行為》

Myra


當下香港顯然存在著 「合理」的悖論。合理的行為成了不合理,相反,不合理的行為成了合理。從2019年反送中社會運動起,及至疫情與國安法交錯的日常,我們經歷著極權變本加厲的打壓。這是充滿不確定性、無力和恐懼的時代,人們周旋於和平/暴力、理性/不理性、合法/違法等價值標準的重新定義與論述中。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回應,蕭偉恒的個展《不合理的行為》貼切地呈現出此種矛盾狀態,揭示了荒謬的現實,而且對攝影媒介與抗爭現場的關係作出後續性拓展。


蕭偉恒一直以影像為主要創作媒介,過往作品與身份、歷史和社會議題息息相關。此次展覽《不合理的行為》共展出四組影像作品,集結在反送中遊行示威期間及之後攝下的景象,然而卻一反此類攝影的功能和常態。甫入歌德藝廊展場,皆是香港人記憶中熟悉的遊行畫面,但沒有一組是完好無痕的。展場入口處牆壁有一段被白色油漆塗擦過、若隱若現的展覽簡介,開宗明義:展覽名稱來自著名英國戰地記者唐.麥庫林(Don Mccullin)的同名自傳。街頭抗爭令藝術家對攝影機與攝影感到無力,於是他以不尋常的舉止回應我城此刻各種荒誕行為。


由展牆文字的塗擦開始,「被刪走」的力量充斥每組展品。《清潔香港運動》系列展示四幅放大打印的反送中運動的黑白照片——由港島區以至到機場的抗議,人山人海又或人群較為分散——所有示威者人頭位置都被蕭偉恒以穿孔工具戳成一個個空心圓點。展場中間亦擺放著一本以書畫冊頁裝幀的《清潔香港運動》手製攝影集,收錄了更多的遊行現場照片。書頁底面都排列了相片,人臉同樣地被穿成空心圓孔。不難理解,穿孔是對照片的破壞,卻同時是對示威者的保護。當你一頁頁細看照片,你會發現警察——執法的當權者——的臉孔被保留下來,沒

有也無需被加工處理。


右邊展牆掛起了另一組作品《刷上刷落》,十八張相片加一個鋼絲刷。同一張複製的相片,遊行中眾人撐起傘保護自己,從左至右被擦掉越來越多的顏色,最後變成白色一片,夾雜著刷痕。類似的刪除意圖,但這組相片的景象處理有一種額外的詩意。蕭偉恆用刷擦出絲絲白線條,為相片增添了相襯的雨幕。然後,雨下得越來越大,除了粗暴地遮蓋眼前景象,也形成一層消除的冷漠。經過一系列反常地刪減攝影照片意義的作品之後,最後一件作品是在黑房裡凌空吊起的影像裝置《籠橋》。四個組成長方盒子的螢幕,並置穿梭天橋的錄像與狹縫掃描攝影(Slit-Scan Photography)產生的扭曲景象,巧妙地展現出抗爭後期被政府用鐵絲網罩著的行人天橋的荒誕。

一般而言,戰地攝影拍下災難性影像,透過媒體發佈,繼而引起大眾對事件的關注。蘇珊‧桑塔格在《戰爭與攝影》一文中指出:「震嚇可說是攝影的重點所在。因為攝影如要控訴,它首先就得讓人震懾」。 與之不同的是,蕭偉恆經歷著無力感,刻意去除、刷掉、扭曲照片本身的主要對象或內容。討論「真相」的意義好像變得已經不再重要,然而以工具介入攝影及破壞照片的行徑,成為了直接而有力的社會對應。《不合理的行為》沒有露白的暴行和傷痛,被扭曲破壞、面目空空的照片卻足以令人感歎反思。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Instagram Social Icon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