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磚頭08.01 - 26.02.2016 | |
---|---|
賣溫度 | 自由野MUDWORK 2013 | 流動市集 | 自由野MUDWORK 2014 |
綠腳丫流動社區繪本館 | 圖書小販車 | 生活現場MUDWORK 2014 |
移動磚頭
Jan 08, 2016 - Feb 26, 2016
@1a space
藝術團隊MUDwork嘗試以駐場形式,將展覽場地改造成工作室,通過工藝教授及集體在地創作的形式,並以「自建」原則「創造空間」。經過六星期的工作坊,以紅磚作為牛棚藝術村的記號,與參與者一同製作手推車,進而提出社會運作的另類模式,探討城市生活文化。依據當下生活處境,重新想像街道景觀,每一部手推車總結著一個城市生活的想像。
手推車將於製作完成後成為流動的公共場所,由土瓜灣居民自由使用,或成為某小販的流動檔攤。計劃透過共同協作,凝聚工藝愛好者,並與街頭謀生的人連接,在開拓另類街頭想像的同時,手推車得到實際應用及生活實踐,並能夠有機地延續。
藝術團隊MUDwork
由鍾惠恩和吳家俊成立,以造物作為方法。透過藝術創作動手實踐,思考及提出另類的生活模式。
鍾惠恩
09年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曾參與藝術項目包括「社區生產線——社區生產線」、「錦田、釜山藝術交流計劃——後桃花園記」、香港奧沙畫廊「這麼近那麼遠- 香港和英國之間的某處」、印度孟買藝術家駐留計劃「[en]counters 2013: powerPLAY」。現為1a空間策劃小組成員。近年試圖透過微建築進行雕塑創作。
www.chungwaiian.com
吳家俊
08年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他的作品多以雕塑或裝置的方法呈現,除日常物件的重塑再造,也進入到一些社會場景,探討城市發展、自然環境等題目。此外,近年他參與了多個公共/社區藝術計劃,包括「坪輋村校展演藝術節」、「錦田、釜山藝術交流計劃——後桃花園記」等。現為1a空間策劃小組成員。
http://hei-ngkachun.blogspot.hk/
心安是歸處12.03 - 13.05 2016 | 小心赤色病毒 !楊秀卓 2016 照片 |
---|---|
小心赤色病毒 !楊秀卓 2016 照片 | 虎豹別墅程展緯 2016 |
虎豹別墅程展緯 2016 | 《孤單的佔領》- 約瑟夫・科蘇斯之後及更多羅文樂 2016 雨傘時期帳幕(久骨架)、影印部份《佔領論 -從巴黎公社到佔領中環》(許煜,2012)、打印網上資料 |
心安是歸處
Mar 12, 2016 - May 13, 2016
@1a空間
參展藝術家:程展緯和楊秀卓
李嘉誠:「心安是歸處。」
桂民海:「心安是歸處。」
同一番說話,兩個語境,給予香港人完全不同的感覺。前者瀟灑地為他的資產找到歸處,心安理得;後者則經由神秘途徑由泰國潛到國內,觸動港人一國兩制神經,然後他更煞有介事地拍攝影片道出他潛到國內為的也是心安理得,叫人不要炒作添亂,可惜事與願違,影片更多地教人不安。
其實從來「心安」與「歸處」就是小市民們的終極命題,而當下「心安是歸處。」的重複出現,卻有如影印本的影印本,逾加劣拙,讓看倌難堪。口說心安,卻製造了更多不安,「不安地裝作心安」可會是小市民對恐懼的終極妥協?香港人的歸處若不是香港,哪會是什麼地方?
在《心安是歸處》展覽裏,藝術家程展緯和楊秀卓,會就此展開他們藝術上的探索。程展緯將重新審視過去的他在心安時期的作品,還為大家在此不安時期加以重造,展示心安的可能性。楊秀卓是一位甚有熱誠的教師,他這次會控訴學校這個本來讓人心安的地方已經被國教弄得十分不安,亦令學校難以成為啓蒙下一代的歸處。
偽 ‧ 集藝 — 藝術人的收集物28.05 - 22.07.2016 | Cabinet of curiosities陳一云 2016 裝置藝術 194 x 114 x 90 cm |
---|---|
i-20160331陳復 2016 雕塑 13.5 x 13.5 x 76 cm | 前言黎健強 2016 Print 135 x 100 x 31 cm |
警告信楊德銘 2016 Print 95 x 125 x 4 cm | 劉清平的收集物劉清平 2016 裝置藝術 40 x 163.2 x 35 cm |
原產地(一)林東鵬 2016 裝置藝術 40.3 x 61.5 x 123 cm | 天星小輪謝明莊 2016 攝影 400 x 95 x 4 cm |
徐冰梁展峰 2016 裝置藝術 |
偽 ‧ 集藝 — 藝術人的收集物
May 28, 2016 - Jul 22, 2016
@1a空間
發起人:張康生
參展藝術家:黎健強、梁展峰、劉清平 、林東鵬、謝明莊、陳一云、楊德銘、陳復、張康生
收集是藝術 — 從收集到收藏
人人都有收集物件的習慣,因為戀物、紀念,或種種原因。當收集非為儲備作日後生活所需,而是志在長久保存,分門別類,用以賞玩或紀念 - 認真的系統地而長久的收集,謂之收藏 。 現代社會中,除了有購藏收矜貴藝術品的收藏家,平民大眾都能負擔不同程度的收藏,普及如快餐店換購的紀念品系列,到各式限量版玩具、球鞋等,這些物件非價值連城卻別具意義,見証某些個人和某一社群的生活品味和文化。
當今天收藏文化和藝術博覽會普及,我們可以對「收藏」有更多的想像和實踐方式嗎?本展覽希望通過展示藝術人的收集 / 收藏,顯示「收藏」的更多可能和想像。
藝‧集藝 — 藝術人眼中的收藏
現在藝術博覽會普及,藝術收藏品展覽隨之盛行。藏品展一般通過重新梳理那些私有的藝術品,以反映不同藝術家、地方和時代下的文化面貌。此類展覽把藝術品背後蘊藏收藏家的收集意義和關於社會集體的文化意義重疊展現。藝術人同樣喜歡收集,原因林林總總。有藝術家把收集起來的物品轉化成創作材料,為原來沒有功能而只有故事的物品注入新意義;亦有藝術工作者直覺地、沒有前設條件地收集各種藝術相關之物。藝術人看待「收藏」的視野及態度,顯然是有待發掘的靈感倉庫。那麼藝術家的收藏品可以如何被展示?
偽‧集藝 — 收集的展現
本展覽發起人張康生,在參與私人藝術收藏機構 Burger Collection與 1a 空間合作策劃的「滴溚 滴」(2013) 跨媒介實驗計劃時,有感策展人Daniel Kurjaković及1a 空間策劃團隊,對藝術收藏品的挑選、展示方式、與藝術家的互動等,皆一一探討。三年過去,希望透過本展覽進一步探討「收藏」的不同面向。故此邀約幾位跨界別的藝術家 / 藝術人,透過發起人與藝術人一系列個別的對談、交涉及互動,發掘收集背後的動機、故事等,最後展出他們獨特的收藏/收集品或其衍生作品。展覽將展現各藝術人對收集的意義和方式,從中側面展示藝術人的藝術思路。以「偽」為名,故意理解作「人為」,強調收集這種行為的過程之為藝術,而非著重藝術成品。發起人張康生是跨界別藝術工作者,透過與藝術人的深度對話,與觀眾一同探索收集 / 收藏之事所包含的不同想像。
物盡源起19.08 - 28.08.2016 | 陷落.前 #1曾敏富 2016 裝置,炭化物件 |
---|---|
漂流曾敏富 2015 裝置,燒焦的錫紙 | 陷落.前 #2曾敏富 2016 裝置,炭化物件 |
墨化 #1曾敏富 2015 錄像, 06:13 | 冰燼曾敏富 2016 裝置,冰,錄像00:38 |
陷落.前 #3曾敏富 2016 裝置,炭化物件 |
物盡源起
Aug 19, 2016 - Aug 28, 2016
@1a空間
香港藝術家曾敏富舉辦名為《物盡源起》個人展覽。曾氏為香港藝術家約十年的時間,作品曾於香港及海外展出。今次展出作品是經過多年的醞釀,同時見證了曾氏對創作過程與物料的持續探索,深化對自然及轉變的反思。作者透過作品思考時間的流逝並探討轉變與腐朽、再生、希望和沮喪的關係。
展覽策展人譚若蘭解釋:「曾敏富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甚至非常原始的物料,例如木、炭、蠟、水和冰;透過自然的轉變過程,如燃燒、融化或結冰等,再生一件作品。作者藉著一件實體被改變了的作品來比喻變幻人生,這些變化可以是逐漸或激烈的,又可以是經過深思熟慮或純粹出於巧合的結果。」
是次展覽的作品之一,《陷落.前》是曾氏首先在工作室製造一個金屬火爐,然後以高溫把一些木製的傢俱和文房用品全部燒成炭。當中包括桌和椅,一卷卷的紙張和鉛筆。這些被炭化了的器物外觀獨特:雖然擁有熟識的外貎,卻失去了堅固的結構,變成脆弱漆黑,誘發觀眾反思人生的變遷。
展覽的另一主要作品是名為《漂流》的大型裝置。《漂流》用上過千張以火燃燒過的錫紙片組成,藴藏從泥土的褐色到珠寶折射般的彩虹色彩。這些錫紙曾經在製炭過程中用來包裹物件,燃燒時意外地染上蒸發的舊油漆和溶劑,讓曾氏發現能量和時間的痕跡已經烙印在燒焦了的錫紙片上。
而曾氏另外的作品,如《冰燼》和《黑色冰塊》則帶出一種較為緩慢和漸進的轉變。作者利用冰的融化,以充滿啟發性的呈現手法,展現出腐朽不必然是毀壞,讓觀衆看見時間流逝和萬物在轉。我們生命中的轉變,可能令我們感到痛苦和殘酷,無奈我們也是自然裡循環不息的一份子。
曾敏富:「雖然我的作品經常以自身的經驗出發,但改變有其普遍性。我希望今次作品的主題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藝術家介紹: 曾敏富,73年生,香港視覺藝術家,分別於2008年及2015年獲頒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藝術學士和碩士學位。曾氏的作品探索時間、轉變、過程和物質之間的關係,主要運用不同的天然物料,例如紙、木、冰、水、蠟,並利用火燒、融化和凍結等過程來創作,再以裝置、錄像、照片和雕塑等方式來呈現。曾敏富曾獲邀參與香港和澳洲的展覽,亦於2010年獲邀擔任《東九龍文化藝術播種計劃》雕塑課程的導師。曾氏於2012年開始成為香港藝術學院導師。
網頁: www.matthewtsang.hk
https://www.facebook.com/WhereTheEndIsTheBeginning/
落牙10.09 - 28.10.2016 | 昨天,和昨天的男孩 (局部)黎瑞榮及Jesse Clockwork 2016 銀鹽相片及黑房裝置 |
---|---|
漏風馬妙儀及江田雀 2016 聲音及錄像裝置,10’28” 尺寸可變 | 植物,-些她的照片,種植.水泥區要弟,馬琼珠,文美桃 2016 盆裁,打印相片,種植.水泥 |
十三街一隅李明珠及張康生 2016 毛冷織物,塵粒及污垢 | 看得到的現在,看不見的過去 (局部)老趙及張煒森 2016 錄像、影像、裝置 |
阿妙和Clara 的合作畫李妙嫻及張嘉莉 2016 塑膠彩布本 100 X 70 厘米 | 沒齒難忘 (局部)甘瑞燕及黎健強 + 皓齒會 2016 混合媒體 |
落牙
Sep 10, 2016 - Oct 28, 2016
@1a空間
《落牙》展覽合畫工作坊: 加起來的快樂
亂世混沌,真假聲音齊嗚,有你無我似成主流,要談合作,要談共進,愈來愈難,但藝術家張嘉莉將合拍銀髮李妙嫻主打合作畫工作坊,帶我們回到單純的狀態,以兩支畫筆,一張畫紙,放下計算,沒有期待,只回到畫畫的初始,享受顏色,表達自己,回應別人,合作完成一件作品,共建快樂。
歡迎任何人參加,不妨邀請一位理想伙伴或親人同行,重拾語言以外的合拍,讓快樂成雙。工作坊目標將協助每組參與者完成一件合作畫。
日期: 2016年9月18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3:30至 5時正
地點: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 牛棚藝術村14號「1a空間」
《落牙》是個實驗性很強的協作藝術 (Collaboration Art)計劃,由《銀青乒乓》策劃,藝術成果將於九月十日至十月廿八日在 1a 空間 (1a space)舉行。計劃旨在以創作動力及社會關懷,製造跨年紀的協作情境,啟動藝術家參予,並以視覺藝術探索個人身體之苦(落牙)跟社會及文化議題之間 (如對衰老的文化判斷、長者的社會保障) 的關連,同時深探協作藝術創作過程中,對話的意義、協同的困難及不同創作人的主體得到平等的呈現的可能。
策展人俞若玫相信只有時間可以培植有質素的對話,於是自本年二月開始,邀請了七位藝術家跟七位銀髮朋友配對,以單對單的形式參予創作計劃《落牙》。
計劃分兩部份進行,首先是「交換快樂」工作坊,藝術家帶長者去一個自已平日很享受的地方,已進行的包括唱K、行山、深水埗尋寶等等,銀髮也帶藝術家去一個自已平日很享受的地方,已進行如在公園耍太極、在園甫打理花草、飲茶、在家裡編織等等,雙方具體地進入對方的生活情境,藝術家有機會細緻感受長者平日的生活狀態及處境。
第二是創作部份,雙方以「落牙」為題,共同創作,或藝術家以個人作品回應是次跟銀髮相處及對話的感受。當中,落牙可以是意象,可以是生活實況,可以是故事的開始。如何以詩化的藝術語言打開更豐富的社會想像,身體跟身份有著怎樣的互構糾纏關係,身體的改變及衰落如何連繫個人感思及社會情境是關鍵,協作藝術的美學,也正正在於如何啟動平等對話及相互的理解。
參加是次計劃的藝術家包括(排名不分先後)
張康生
張嘉莉
張煒森
江田雀
黎健強及團隊皓齒會
馬琼珠及文美桃
Jesse Clockwork
另有盧敬華以錄像紀錄工作坊及創作過程
策展人
俞若玫
《銀青乒乓》創辦人
此外,不得不提,牙齒問題經常困擾長者日450常生活,如根據衛生署2011年進行的全港的口腔健康調查,香港65-74歲的長者(非居於院舍) 中,5.6%完全沒有牙齒,以基數 450,800來看,即有25, 245位銀髮是完全沒有牙的,還未包括75歲以上的長者。而使用長期護理服務的長者的失齒情況更嚴重,大約20%至30%完全沒有牙齒,平均有9.4顆牙齒。而長者不求醫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費用太貴,付擔不來。
《銀青乒乓》成立於2013年,是獨立的社群藝術組織,旨在以藝術動力 ,建立銀髮及年青人平等對話的平台,也以多元的工作坊、藝術活動及展覽,為銀髮提供新鮮的藝術經驗,重新開動好奇心、想像力及創作活力,強化銀髮的主體,實現Creative Aging。
參與藝術工作者簡介(排名不分先後)
俞若玫 策展人
俞若玫,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曾在不同媒體工作,先後任職記者、編輯、公關宣傳、 創作總監、專欄作家等等,現為獨立創作人及在不同院校當兼職講師。曾出版四本短篇小說集及一本訪問集。也曾策劃及執行大型文化活動(如牛棚書展、筆可能文學營等) 及藝術展覽,現正在土瓜灣展開社群藝術計劃 《銀青乒乓》,希望打開銀髮創造力,建立跨對話的平台。 同時,繼續從事文本創作,包括小說、現代詩、劇場文本及舞評,作品《耳搖搖》 (2013)是前進進新文本戲劇節節目之一。
張康生 跨界別藝術工作者
張康生分別取得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學士及碩士學位,並於倫敦藝術大學雀兒喜藝術與設計學院取得藝術碩士,及荷蘭格羅寧根漢斯大學取得互動媒體及環境藝術碩士。熱衷參與跨媒介創作。個展包括「過度數碼」(2011,Para/Site,香港),「集體裝飾」(2007,Too Art Gallery,香港)及,「密語:半瞥」(2011,光影作坊,香港)。聯展包括韓國 Gallery LOOP 籌劃的「Move on Asia,亞洲錄像藝術 2002-2012 」(德國ZKM 及歐洲各地), 中國平遙國際攝影節「城恍II」(2014) 及學術展「返回原點」(2011) 等。張氏亦參與策展工作,例如2013年Burger Collection 與 1a space 空間合辦的「滴溚 滴」等。近年作品包括《偽事物》關於不同媒介的探討性的系列,已展出包括「滴溚 滴」中以咖啡刺激身體反應的《偽書寫》及發起《偽 ‧ 集藝-藝術人的收集物》展覽等。
張嘉莉 藝術家
2002年畢業於美國Rhodea College,獲學士學位,主修純藝術和電腦科學。2003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教育文憑,主修藝術教育。2007年獲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學位。曾任本港中學視覺藝術科科主任、現為C&G藝術單位創辦人、非牟利藝術團體「二二六工程」要員,積極策劃及參與不同的藝術展覽。同時,也為不同的機構設計和策劃藝術教育項目。近年,創作多從女兒的玩具及兒童科學書籍取得靈感。
張煒森 藝術家
張煒森分別 2006 年與2009年於嶺南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獲得中文文學士與視覺文化研究碩士學位。張氏關注藝術展覽與作品之間的關係及呈現所衍生的問題,藉此延伸展覽的詮釋空間。評論文章主要刊於《Art Plus》、《信報》、《立場新聞》等。現專注藝評等藝術書寫工作,亦為藝術家及策展人。
江田雀 藝術家 平面設計師
江田雀,專注於文化藝術的平面設計師。曾為「前進進戲劇工作坊」、「香港話劇團」、「城市當代舞蹈團」、「不加鎖舞踊館」、「香港藝術節」、香港電台「好想藝術」、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影意志」等等作宣傳設計。為「香港獨立電影節」設計的主視覺入選台灣「貳零壹肆–傑出華文漢字設計作品展」,於台北及新加坡展出。
黎健強 藝術歷史學家 美術教育家 策展人
黎健強在香港大學藝術學系獲得哲學碩士及博士學位,現任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及藝術學士學位課程統籌。他的作品曾在香港、英國和日本展出,近年來較多從事展覽策劃工作,包括了「香港最早期照片1858-1875」 (2010年) 、「後直:當代香港攝影」 (2012年) 、「珍影集:常惠珍鏡頭下的1960年代香港女性」 (2015年)等展覽。除此之外,黎氏也從事藝術評論和藝術及攝影歷史研究,曾經發表文章超過一百篇,出版書籍有《從過渡跨越千禧 ─ 七人視藝評論自選集》 (2002年) 、形彩風流:香港視覺文化史話》(2002年) 、《彩色香港1940s - 1960s》(2013年)等書。
馬琼珠 藝術家
馬氏於2002 年獲取英國利茲大學視覺藝術碩士學位2007,主修女性主義理論與實踐。她的作品曾入選香港藝術雙年展(2005) 並獲香港文化博物館收藏。馬瓊珠曾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2007) ,近年還參與藝遊鄰里5的巡迴個人展覽計劃(2011)。
文美桃 藝術家
生於1990,畢業於年獲得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及香港藝術學院藝術學士學位, 主修繪畫。她的作品混合多種媒體,包括繪畫、攝影、拍攝、裝置及混合媒介等。
作品多涉及「身體」。透過物化身體,呈然身體作為物件牽引起的張力,並在日常的城市中尋找自然景觀,繼而探討她與他﹑她﹑它﹑牠之間的距離和關係。
Jesse Clockwork 攝影師 / 獨立電影監製
12歲開始學習攝影,中學後於報紙、新聞雜誌與生活雜誌任突發記者、攝影記者及攝影師,閒時拍攝搖滾音樂會及劇場表演等以尋找自己的攝影方向。 2000年12月被香港著名舞台攝影師張志偉徵召協助拍攝一齣現代舞的綵排劇照,在拍照期間感動落淚,是以找到與自身觀念相符的藝術形式,之後把所有工餘時間投進拍攝現代舞,至今已拍攝超過250台。 曾舉辦四次以現代舞為主題的照片展覽,包括個展 “Chemical Motion” (2003)、“Touch” (2014) 及 與畫家蔡明明的聯展 “Motion Emotion (2007) ”。並於2013及2014兩年入選香港舞蹈年獎「其他最值得表揚舞蹈貢獻」。 Jesse於2012年中停止絕大部份商業拍攝工作及開始歸納自己的作品,發現拍攝的大都是圍繞身份、自我、人與空間的關聯及人的痕跡。 在停止商業拍攝期間,與電影系學生楊雯暄完成現代舞記錄片<以夢餵馬>,並獲「Kill The Silence Festival 2013」、「i-Dance舞蹈節2014」及「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2015」邀請展出, 並於2013至2015與張志偉一起擔任ADC校園藝術大使工作坊的導師 (攝影、攝影 x 文字)。
而舞蹈攝影作為Jesse生命裡最重要的拍攝題材,其風格紀實,拍攝時不干涉現場光源,不連拍,緊守決定性瞬間原則; 拍攝後不修飾、不剪裁。也視每次拍攝為遊戲,卻也視每一次拍攝為一個非常嚴謹的自我內觀過程。
盧敬華 獨立電影製作人
盧敬華生於1957年,曾於1980年代活躍於本地獨立電影圈。作品包括︰《他們在社會的邊緣上》(1981年香港獨立短片展紀錄片組優異獎);《吶喊以後》(1982年香港獨立短片展劇情片組最佳影片獎);《叙》(1983年香港獨立短片展劇情片組優異獎);《事件》(曾於第九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剩餘故事一》(1987);《私家重地》(1992)。之後在電視台任職公共事務編導及記者,一做二十多年。他於2009年開始撰寫博客《灰記客》,主要書寫對發生在香港以至中國大陸的社會和政治事件的理解和感想。退休邁向銀髮一族之同時,希望致力於寫作和影像攝錄,訴說對這個唯一熟悉的城市的所思所感。
展藝龍城 牛棚公共藝術計劃
Oct 16, 2016 - Dec 18, 2016
@1a空間
計劃簡介:
建於1908年的牛棚,從屠房、牲畜檢疫站,演變成現在的藝術村,見證著香港社區的變遷,卻保留著不變的建築物。
牛棚的歷史文獻大多只有介紹建築物的特色,對於牛棚的其他方面,我們又了解多少?而牛棚的將來與環境的變遷,我們又應如何面對?我們將透過一系列的工作坊,逐一探討。
《牛的最後時光》藍印攝影工作坊
牛棚真的是牛的棚嗎?牲畜檢疫站的牲畜真是只有牛嗎?牛是如何被檢疫? 腦海一大堆關於牛的問題似乎沒有確切的答案。
然而,憑藉牛棚內的一磚一瓦,我們卻能想像牛如何在牛棚渡過牠最後的時光。是次工作坊將參加者對於牛的想像,透過藍印攝影技術呈現出來。
導師: 蕭偉恒
日期:
A1) 16/10/2016 (日)
A2) 23/10/2016 (日)
A3) 30/10/2016 (日)
時間: 10:00 - 14:30
對象: 5歲或以上的市民
《排排坐》造椅工作坊
是次工作坊將帶領參加者遊歷牛棚和介紹其歷史。
在參觀期間,參加者將以藝術村內的建築物為材,然後發掘議題和舉起相機,透過紅磚和玻璃磚的蓋砌,塑造不同椅子組合的造型。
導師: 岑愷怡
日期:
B1) 20/11/2016 (日)
B2) 26/11/2016 (六)
B3) 27/11/2016 (日)
時間: 13:30 - 18:30
對象: 全日制中學生及大專學生 ( 歡迎老師及家長參加 )
《凝‧造‧物》裝置藝術工作坊
是次工作坊將帶領大家認識牛棚的歷史及發展,於不同角度解構牛棚藝術村的環境及空間,讓參加者透過與環境的對話,
尋找值得保留的「痕跡」,以建築物料及混合媒介,重新探索建造與保留的過程,體驗製造歷史的意義。
導師: 王麗瑋
日期:
C) 4/12/2016 (日)
11/12/2016 (日)
18/12/2016 (日)
( 須全部出席 )
時間: 13:00 - 17:00
對象: 全日制中學生及大專學生
島敘可能:文學x視藝12.11 - 23.12.2016 | 碎倒蔡仞姿 2016 攝影圖像與裝置 |
---|---|
桶之緣何兆南 2016 燈箱片,塑膠水筒,發光裝置 | 兩生鳥香建峰 2016 塑膠彩、炭筆布本 |
宜劉學成 2016 木、金屬、牡丹花花瓣、白瓷、墨汁、電風扇裝置、椅子 | 這島嶼郝立仁 2016 混合媒介 |
倒置的山,金色的海馬琼珠 2016 打印機墨及金箔於水彩紙上 |
島敘可能:文學x視藝
Nov 12, 2016 - Dec 23, 2016
@1a空間
【島敘可能:文學x視藝】
自然風景的探索,以及居住感觸,歷來是文藝創作的靈感來源。島的孤立與連結,也可作為文藝的隱喻。而本土地貌特色之一,正是離島眾多。香港文學季將選擇6個離島作為考察對象,分別邀請6位作家及藝術家配搭合作,進行文學及視藝的跨媒介對話創作,催生文學與視藝作品,呈現自然與文學的視、聽、觸覺等多重感官關係,呈現多維的創作面貌。文字與視藝的雙重介入下,本土的現實與想像,將會有怎樣的變化?
參展藝術家︰
大嶼山 — 廖偉棠x馬琼珠;長 洲 — 樊善標x劉學成;
龍珠島 — 韓麗珠x蔡仞姿;東平洲 — 飲 江x郝立仁;
蒲台島 — 唐 睿x何兆南;小鴉洲 — 崑 南x香建峰。
策展人︰鄧小樺(文學)、石俊言(視藝)
展覽日期︰11月12日至12月23日
開幕酒會︰11月12日,6-8pm
地點: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 1a space
嘉賓:蔡仞姿、潘國靈、梁美萍、沈嘉豪、徐沛之、阿三
展覽開放時間:逢星期二至日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牛棚藝術村1a空間
「島敘可能」藝術家分享:11月12日,3-5pm
講者︰飲江、劉學成、蔡仞姿、郝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