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繪畫、復繪畫 | Bath With My Hand-painted Cloth |
---|
繪畫、復繪畫
繪畫、復繪畫
Jan 3, 2004 - Feb 29, 2004
@1a空間
參展藝術家: 朱丹、李國泉、香建峰、李傑
這是一件弔詭的事情。
打正旗號「去」(進行)繪畫;又擺明車馬「去」(除去)繪畫。
繪畫/畫有個特定模樣?!
畫布/畫筆/畫框/畫彩/畫家,一應俱全;
才稱得上是繪畫行為,才算得過可完成一幅畫?
除去了一些或種種,會是怎樣一回事?
另加上一些或種種,又會不會變作另一回事?
一連串的似是而非。
繪畫形式、繪畫態度﹒﹒﹒累積繪畫經驗,層出不窮。
兜兜轉轉,玩繪畫、破繪畫、嗜繪畫﹒﹒﹒週而復始,
最終,還是想問:到底什麼是繪畫?
答案未必可從這倨展覽中找到,但就著繪畫的原有機制,
透過四位「畫家」不同實踐、嘗試,
來去復返的思量、考証,
最終,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在沒有定按的基礎上,
不遏止的發問、創作、理解、分享;
再創作、再理解、再分享、再發問……
雕塑、復雕塑 | Sculpture、Non-sculpture |
---|---|
Sculpture、Non-sculpture | Sculpture、Non-sculpture |
雕塑、復雕塑
雕塑、復雕塑
April 17 2004 - May 16, 2004
@1a空間
承接年頭的《繪畫、復繪畫》展,1a空間將繼續以個別媒體為題材,並舉行這次《雕塑、復雕塑》的主題展覽;即是以特定媒體於當代藝術中的「界線」(Boundary)作思考和討論。思考「界線」—為跨界線的實驗,突破可能的嘗試;討論「界線」—為實驗成果的回顧,消融界線的契機。
除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外,1a空間還於展前舉行名為「我遇到的最深刻雕塑作哈」圖象徵集。我們希望是次展覽,是雕塑任何作品的大匯集,是「雕塑的可能」;也是「可能的雕塑」。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雕塑作品提件,作為我們展覽的部份及討論的依據。詳情見於1a空間網頁。兩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及其創作行為均反映了對以上課題的思考。
陳錦成的作品喻意著一個進程,一個仿如生命的進程。在多元的創作過程中,是創作人對自身生活/感官的視覺描寫,通過對有機物料的運作,敏感細膩地透視了環境與身體的關係;生命與時間的交錯。在他的作品中,有把植物裁種於以自己頭部作為塑模的海綿,人頭成為植物生長的容器、吸收養份的存源。繼而一場場活生生的生命競賽展開—那些根、莖、葉在頭部似有規律地生長,又卻猛然地亂竄推進。
黃慧妍巧妙地把一些「物品」轉化成「作品」;把一些「生活化」的細碎轉化成「藝術化」的概念。但這點對黃慧妍而言,是自然得近乎偶發的一切。當然「偶然」是手段,要做得自然,就要懂得掌握轉換的技巧。黃慧妍作品正正顯露了這種技巧的活力——一種在生活和創作間的跳脫和舞動。雙年展中的「移家傢俬」,是以紅白藍膠袋製成的一系列傢俬。名符其實的「移家」與「傢俬」的混合物。這種「混」在她其他的作品作直接的演譯/模仿,然間接的改造/配置;創作者有意無意地抗拒著正規的創作模式,最後構成了有趣而曖昧的轉換。
《雕塑、復雕塑》何兆基博士負責展覽概念,參展藝術家陳錦成及黃慧妍,1a空間策劃及主辦。
兩位參展者陳錦成與黃慧妍,對雕塑這媒介都有他們個人的觀點,亦能在作品中有所反映。
陳錦成以傳統模鑄技術,以泡沫橡膠(foam rubber)大量複製自己的頭部鑄像,並把種子裁種其中,一個個人頭被置於玻璃水缸之內,人頭成為種子賴以發芽生長的載體,作品就是一個動態的生命演化過程。應用傳統雕塑的工藝過程,但相對於傳統雕塑力求以經久不繳的物料、靜止不動的形態去呈現作者對創作過程的控制,陳錦成的作品顯示了一定的顛覆性。
何兆基
《雕塑、復雕塑》與其說是一個雕塑展覽,不如說是一個關於雕塑的展覽。
跨媒介、跨領域已然是當代藝術的主要特徵,今時今日再拘泥於個別藝術媒介(即如雕塑)的獨立性與純粹性,或有人會認為是落伍的想法。但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創作形式,雕塑無疑已具備本身的獨特傳統,其觀念、物料應用與工藝過程亦構成了相當自足且充實的表現力。只是,正因其自足與充實,它同時有其界限。當然,這界限不是靜態的,它不斷與其他媒介的界限互相消融,同時不斷擴展。
《雕塑、復雕塑》將討論放在雕塑這個「媒介」而非放在「跨媒介」之上,主要是希望以個別媒介為立足點去檢視從而推移它本身的界限,這種推移是由內部發力,是本身界限與其他媒介的界限有力地碰撞之下產生的,照理應該來得較為踏實。相反,對個別媒介未有充份掌握而空談跨媒介,這種跨未免有點浮。
《雕塑、復雕塑》展覽基本上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是「我遇到的最深刻雕塑作品」圖象徵集。希望籍著這公開徵集,了解大眾對「雕塑」的不同觀點,並透視這個媒介最能觸動人之處。徵集得的圖象會於展覽期間與參展藝術家的作品一同展出,既作參照亦為有關的討論提供依據。第二部份是我與兩位參展藝術的對話,是從實際創作經驗出發,分享對「雕塑」這媒介的體會。第三部份自然是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可視為對以上課題的具體回應。
兩位參展者陳錦成與黃慧妍,對雕塑這媒介都有他們個人的觀點,亦能在作品中有所反映。
陳錦成
以傳統模鑄技術,以泡沫橡膠(foam rubber)大量複製自己的頭部鑄像,並把種子裁種其中,一個個人頭被置於玻璃水缸之內,人頭成為種子賴以發芽生長的載體,作品就是一個動態的生命演化過程。應用傳統雕塑的工藝過程,但相對於傳統雕塑力求以經久不繳的物料、靜止不動的形態去呈現作者對創作過程的控制,陳錦成的作品顯示了一定的顛覆性。
黃慧妍
喜歡把生活上的細碎印象轉換成在藝術上亦並不偉大的概念,當中顯示出一種遊走於生活與創作之間的跳脫和機智。她一再運用最不起眼的物件作題材—超市膠袋、食物包裝套、宣傳單張、報紙……,物件被摹繪成實物大小的「平面」畫作,黃慧妍的作品隱含了某種曖昧性。
《雕塑、復雕塑》並不意圖為雕塑重下定義,佐籍著作品及由作品引發的相關討論,當有助大家思考這媒介的界限與可能性。
visible sound | time machine Jun 29, 2004 - Jul 13, 2004
visible sound _ time machine Jun 29, 2004 - Jul 13, 2004 |
---|
visible sound | time machine
Jun 29, 2004 - Jul 13, 2004
@1a 空間
攝影 再不只是 "現實"的再現 --- 它亦是呈現 "內心虛幻感受" 的反射鏡
攝影 再不只是單純的"過去式"--它劃破時空界限,"記錄未來"、"展望過去"、"回憶今天"
攝影 也再不只是沉默 "無聲" 地記載 --- 它亦是 "看得見的聲音"、 "聽得到的影像"
是 次展覽邀請了馮文耀與劉清平兩位藝術家,展出他們的攝影作品,這次展覽命名為『visible sound | time machine』是分別以馮文耀作品的主題 "visible sound" 與劉清平的主題 "time machine",再拼湊成這次展覽的題目,兩位藝術家雖各自發掘攝影的新領土,但並置在同一空間卻牽引出微妙的關係,究竟他們的作品會引發互動性的思考 與對談、還是相互間的拉鋸與抗衡??
馮文耀和劉清平的作品同樣以攝影這機械性媒體在生活中摘錄一些驛動情感的片段,並透過攝載身邊的事與 物轉化成平面影像,再延伸出『visible sound | time machine』『visible sound | time machine』影像內外更多的可能性; 馮文耀 的作品能觸碰到我們的感官世界,他以序列方式、對焦與失焦的漸進影像,導引出無言的聲敲,"聽"出生活的點滴。劉清平 的作品則超越了時空的束縛,影像內的景觀可以是歷久不變,記錄著"未來的一幕","過往"的景況卻也可依舊,時間被遺失了,任何一天看都是屬於"今天"的 影像。
藝術家之言
劉清平
今日
試想象在時間和空間中蕩失,會否是自己現在最希望得到的一種逃脫。
我說的是不知時間、年代、國度、疆界與地點的迷失。認真的你可會認為那其實是乘坐時間機器的旅行,沒有想象的限制、游蕩於過去及未來。沒有太多科學知識的腦 袋告訴自己錯過了的過去日子已經蕩然無存,還未到的將來也委實未曾存在。如何瞻前顧後喃喃自語白日常夢,依然仍還是原地踏步。
科學的計算證實了時空穿梭的可能性,這也成為自己最期盼的心底願望。遺憾是一直以來沒有足夠的運氣在地球上踫到從過去或未來到訪的時空旅客。我想利用時間機器旅行的乘旅客就如選擇法國紅白佳釀時相若,他們都會選擇最好的年代。
超越光速的時間旅行自知是遙不可及,跟光影經常接近的攝影方式,可能就是最基層的時空交換類心靈安慰。我們的「現在」是最緩慢的一步一步走向未來的時間機 器;從對面的銀河星系望過來,「現在」可能已經是幾百光年以前或以後的事。我看到的一片草、一蒸雲、一客船、一飛鳥、一泡燈、一柱煙、一色線、一轉路、一 舊夢;是今天個人的「現在」隱私,還是歸類成美術館的題目:歷史、記憶、社會;裸體、行為、身體;靜物、對象、生活;風景、事物和環境?時間能夠裝載的只 是通透流動的光線粒子,在粗疏的指縫中流失散落。就是用上最學究的詞彙,也只是光線流動時沙沙的殘響。
馮文耀
visible sound
聽
當我看見一些有感的影像,透過拍攝去將它固定為一個畫面的同時,
我想;那聽到的也應包含在其中,是無言的,聯想的……,
那是……看得見的聲音。
關於參展藝術家
劉清平
曾參與1992年香港藝術館主辦「城市變奏」展及「當代香港藝術雙年展92」,1994年香港藝術節及香港藝術中心主辦「中、港、台當代攝影展」,1998年香港藝穗節「香港論」攝影展。 劉亦曾為「娜移」攝影雜誌編輯工作成員。
馮文耀
一九九零年畢業於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一九八八年獲交流生獎學金於英國倫敦chelsea美術學院。二零零零年曾與藝術家駐場工作 計劃於澳洲Bundanon藝術中心。個人展覽包括一九九九年"無相的世界",香港及 一九九七年 "對照的影像", 香港影像篇之一,香港。 聯展包括一九九八年法國五月藝術節之"香港時空"、法國巴黎confluences的"香港印象"及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一九九二年法國 montrouge當代美術沙龍展。一九九一年法國bagneux當代美術沙龍展。 一九九零年日本大板市國際繪畫三年展。美國san jose市超八米厘電影展。一九八八年法國巴黎carrefour de la chine polaroid sx-70 展覽。他曾協辦二零零一年 "landscape"香港乙城節、一九九九年香港"油街十二小時"術展覽及香港"是 / 但"藝術展覽於油街。他亦是香港"瞬間,直覺"攝影展覽的策劃人之一。
文字機器創作集 Jul 11, 2004 - Aug 07, 2004
文字機器創作集 Jul 11, 2004 - Aug 07, 2004 |
---|
文字機器創作集
Jul 11, 2004 - Aug 07, 2004
@1a 空間
參展藝術家﹕ Linda Lai, Keith Lam, Ray Chan, Theresa Mikuria, Eva Lam , Zoie So, Suzannie Leung, Molly Siu, Janice Leung, Coco Ho, Eric Siu, Winnie Cho, Billy Li , Iris Tsang , Edith Yuen, Maggie Chan, Kirque Leung, Cheung Siu-hong, So Kim-hoo, Marvin Hui, Catherine Tai, Jeff Ng
「文字機器創作集」的十一件「機器」將使出各種操作招式,發揮電 腦無限的可能性,帶你打破文字的傳統框框,重新探索文字創作和閱讀的方法。透過「文字機器創作集」中各式各樣的機器,你可以非線性地閱讀一篇文章,可以由 讀者變成作者,甚至可以跟電腦和作者一起創作,構思出前所未有的意念,寫出一篇屬於你的精彩文章!
文字機器不再是叮噹的法寶!七月十七日至八月七日,將會實實在在地於牛棚藝術村1a 空間呈現你眼前。一群新媒體創作人以及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的學生的心血結晶,一個首次在香港舉行的文字機器的集體展覽,你又豈能錯過?
Emomentless |
---|
Emomentless
Emomentless
13 Aug 2004 - 28 Aug 2004
@1a空間
參展藝術家﹕ 陳錦光、許維強、賴綺雯及翁雋然
四位本地藝術家陳錦光、許維強、賴綺雯及翁雋然將於八月十三日(星期五)至八月二十八日(星期六)聯合舉辦「Emomentless」裝置藝術展覽。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蒞臨參觀。
是次展覽將於1a空間舉行。地址為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 63 號前動物檢疫站(現為牛棚藝術村)C 座14D室。展覽開放時間為星期二至六下午二時至晚上八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正午十二時至晚上六時。逢星期一及公眾假期翌日休息。
該展覽的開幕典禮將於八月十三日(星期五)下午七時假牛棚藝術村1a空間舉行。
是次展覽將以光影和幻音作媒介,透過科技和藝術併合的互動裝置,探索其中無法掌握及不確定的可能性,並將那屬於自我的瞬間存在加以孕育發酵、重新顯現。參與者將重新領略自我意識的瞬間存在。
展出作品包括:「未」、「你和01001001恨愛交纏」、「你與我」、以及「Unfolding 2:02 to Folding 5:05」。
過界 Sep 03, 2004 - Sep 19, 2004
過界 Sep 03, 2004 - Sep 19, 2004 |
---|
過界
Sep 03, 2004 - Sep 19, 2004
@1a 空間
“向查格.葛羅斯致敬”是一回應畫家查格.葛羅斯 (Chuck Close) 的柵格繪畫的互動作品。作品玩味葛羅斯式的人像(human portrait)表像結構,以及數碼整數 (digital integers) 的互換性和流動性。運用電腦視覺捕捉及圖像分析技術,此互動介面把觀眾的手部動作數据轉化為人像柵格的位移驅動。
另一作品 "互動數碼塗鴉" 則提供了一塊給人數不限的使用者進行實時互動的屏幕。此介面建基於楊曦與電腦工程師鄧智聰共同開發的動作捕捉感應和回饋系統。該系統異常簡單而有效,透過 你的手掌、手指、身體、甚至任何不透明物件去觸摸屏幕,你可噴畫出繽紛色彩的繪畫、與動畫圖像互動、并製造出豐富的音樂。透過互聯網,"互動數碼塗鴉"更 可令不同地方/城市的觀眾同時互動及合作創造一個跨越地域界限的視覺和音樂空間。
展覽並包括楊曦其它感應系統驅動的互動多媒體作品。作品 將在九月底移至上海,在 "上海雙年展" 展出。作品十一月應邀在韓國漢城舉辦的 "ICAT 2004"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Reality and Telexistence 第十四屆國際人工現實和遙距存在會議) 展出。
尋找失眠羊 Oct 01, 2004 - Oct 09, 2004 1a空間, 香港 尋找失眠羊 《尋找失眠羊》 - 梁美萍多媒體裝置展覽 參展藝術家﹕ 梁美萍 在顛倒世界走失的藝術黑羊 本地藝術家梁美萍,在海外參加的展覽頻頻,加上個人默默從事的作品計劃,已多得讓人難以全面追蹤;這次把小艇作品在未出發巡遊海外前,於牛棚藝術村的1a Space 展出,並還安排了於大尾篤海岸先讓觀眾試乘或遠賞,提供了香港觀者親身追蹤其創作從現實場景到移師展場再現這二階辯證的機會。至於換一角度,偷得浮生半日閒,看看藝術,看看星光,搭通人工和自然,這種郊遊下海的活動又豈不悠哉遊哉乎? 梁美萍近年的一些展覽名稱,如「記憶未來」、「水色」,愈來愈把她的藝術觀中的「矛盾雙向」直接坦露;《尋找失眠羊》,似帶故事論述的成份,但實際還是關乎個人與真實間的糾纏。就在上屆香港藝術雙年展,梁美萍的入選作品《失眠羊的三步曲》,透過把一己作品自我重策而產生相互對話,共同表現一種媒體與真實的不同間涉距離。有趣的是經過了藝術館的三步曲,「失眠羊」竟然走失了,連我們觀眾也要幫手找找。但找的地方更是出奇,竟然不是陸地而是在海面! 若果大家以為把船找出來,就一定意味它是那迷途羔羊,這樣出海之旅就可說是一齣(既沒有小王子、當然更也沒有菠蘿油的)「洋」中尋「羊」記。不過船身運用的「海天一色」,正好把海面視為天空的鏡面,於是「失眠羊」到底是指失眠時候數著的綿羊,還是本身失眠的可憐羊兒,還是要同浮於海的觀眾費費腦筋。日,那自又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光景,你作為(詞源本指陸岸上坐擁安全距離的觀察者)的「觀眾」(spectator),究竟選擇滿足於一己的憑空想象、妥於別人的二手經驗之談,又或會堅決追求這一手的「真實」體驗? Oct 01, 2004 - Oct 09, 2004 1a空間, 香港
尋找失眠羊 Oct 01, 2004 - Oct 09, 2004 |
---|
尋找失眠羊
Oct 01, 2004 - Oct 09, 2004
@1a 空間
《尋找失眠羊》 - 梁美萍多媒體裝置展覽
參展藝術家﹕ 梁美萍
在顛倒世界走失的藝術黑羊
本地藝術家梁美萍,在海外參加的展覽頻頻,加上個人默默從事的作品計劃,已多得讓人難以全面追蹤;這次把小艇作品在未出發巡遊海外前,於牛棚藝術村的1a Space 展出,並還安排了於大尾篤海岸先讓觀眾試乘或遠賞,提供了香港觀者親身追蹤其創作從現實場景到移師展場再現這二階辯證的機會。至於換一角度,偷得浮生半日閒,看看藝術,看看星光,搭通人工和自然,這種郊遊下海的活動又豈不悠哉遊哉乎?
梁美萍近年的一些展覽名稱,如「記憶未來」、「水色」,愈來愈把她的藝術觀中的「矛盾雙向」直接坦露;《尋找失眠羊》,似帶故事論述的成份,但實際還是關乎個人與真實間的糾纏。就在上屆香港藝術雙年展,梁美萍的入選作品《失眠羊的三步曲》,透過把一己作品自我重策而產生相互對話,共同表現一種媒體與真實的不同間涉距離。有趣的是經過了藝術館的三步曲,「失眠羊」竟然走失了,連我們觀眾也要幫手找找。但找的地方更是出奇,竟然不是陸地而是在海面!
若果大家以為把船找出來,就一定意味它是那迷途羔羊,這樣出海之旅就可說是一齣(既沒有小王子、當然更也沒有菠蘿油的)「洋」中尋「羊」記。不過船身運用的「海天一色」,正好把海面視為天空的鏡面,於是「失眠羊」到底是指失眠時候數著的綿羊,還是本身失眠的可憐羊兒,還是要同浮於海的觀眾費費腦筋。日,那自又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光景,你作為(詞源本指陸岸上坐擁安全距離的觀察者)的「觀眾」(spectator),究竟選擇滿足於一己的憑空想象、妥於別人的二手經驗之談,又或會堅決追求這一手的「真實」體驗?
Aftershock Oct 12, 2004 - Oct 27, 2004
Aftershock Oct 12, 2004 - Oct 27, 2004 |
---|
Aftershock
Oct 12, 2004 - Oct 27, 2004
@1a 空間
參展藝術家﹕Leslie Adams, Sharon Leahy, Emi Avora, Mark Pearson, Simon Clarks, Claire Pestaille, Matt Golden, Hana Pham, Alison Handy, Simiko Seki, Carol Ho, Joanna Whittle
不久以前,隨著攝影與影像藝術的普及化,油畫被輕蔑地貶為過時和落後。「油畫已死!」這個偏見曾經一度得到認同。
舞台燈光靜靜地從油畫身上移開,但它沒有因此而消失掉。一直以來也有藝術家回應從事油畫創作帶來的挑戰,足以證明它是值得探索的創作媒體。
這 次展出的作品,來自十二位畢業自皇家美術學院及倫敦美術學院的年輕藝術家。他們而新的想法去審視有關油畫的老問題,並試著尋找新的解決方法。每個藝術家的 作品主題都不一樣,當中包括抽象、人物、風景與概念等。當這些不同的作品並列在一起時,並沒有出現互相駁斥的情況,反而顯示了當代油畫的多元和可向多方向 探討的可能性。
在這個展覽之中,大家不但將能看到這十二位藝術家如何處理各自在油畫範疇內的問題,也能看到他們透過作品示範油畫創作不必受單一的思考方式或意識形態束綁。這一種態度,正好為油畫這個古老的美術創作媒體帶來意想不到的生氣和活力。
空想書園 Nov 04, 2004 - Nov 23, 2004
空想書園 Nov 04, 2004 - Nov 23, 2004 | Flying Library Nov 04, 2004 - Nov 23, 20045 |
---|---|
Flying Library Nov 04, 2004 - Nov 23, 20042 | Flying Library Nov 04, 2004 - Nov 23, 20043 |
Flying Library Nov 04, 2004 - Nov 23, 20044 |
空想書園
Nov 04, 2004 - Nov 23, 2004
@1a 空間
《空想書園》「書的文化-符號與概念」視覺藝術展覽
參展藝術家﹕ 甘志強
「牛棚書展」創辦於二零零三年,由1a空間及進念.二十面體聯同一眾文化工作者策展。去年書展,以其獨特的定位,反應熱烈,吸引了眾多真正好讀的讀書人、熱愛文化藝術、尋求另類創意的公眾人士參與。今年書展籌委會再接再厲,「牛棚書展2004」訂於二零零四年十一月四日至八日舉行,以「香港生活價值」為主題,反思一下香港人的生活細況。
為使書展更添藝術氣息,我們特地策劃以「書的文化-符號與概念」為基礎的視覺藝術展覽。貫穿書、文字及視覺藝術,為牛棚書展加入獨特的藝術成份,同時為「閱讀」提供多一個層次。請來藝術家甘志強,以他一貫結合環境與裝置藝術的手法,為書展空間開拓更多閱讀與聯想的可能性。
在閱讀中,往往引發奇想,可能大多是天馬行空式的白日夢,當中亦可能蘊含無限智慧,是從書中吸收以來的精華神髓。在大家集中精神低頭閱讀的同時,甘志強亦請大家一同抬頭捕捉光影中「飛動的書」,一同發一遍白日夢,一同經驗另一種視覺符號。
關於參展藝術家
甘志強Kum Chi Keung
1965生於香港,1991大一藝術設計學院(藝術文憑畢業),1996入選當代香港藝術雙年展(香港藝術館),1998 「蛻變突破華人新藝術」P.S.1博物館(紐約),1998入選第11第屆國際現代藝術悉尼雙年展(澳洲),1998「香港新貌」(柏林),1999 「密集空隙」裝置作品展(油街),2000「假如我有一個夢想」 (柏林),1996獲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市政局藝術獎),1999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藝發展獎),2001入選「藝遊鄰里」。
牛棚書展2004 |
---|
牛棚書展2004
牛棚書展2004 – 體驗地道生活價值
Nov 4, 2004 - Nov 8, 2004
@1a空間
詳情請參閱英文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