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op
等待景至
等待景至

等待景至

Bonsai

Bonsai

方 梓 亮 2019 Oil on PVC board 16 x 18 cm

Storage of a Landscape

Storage of a Landscape

香 建 峰 2018 Acrylic, charcoal and graphite on linen 183 x 122 cm

Sand

Sand

方 梓 亮 2018 Oil on wood panel 90 x 183 cm

Asleep XVI

Asleep XVI

簡 喬 倩 2019 Pastel on wood panel 40 x 18.8 cm

Asleep XVII

Asleep XVII

簡 喬 倩 2018 Oil on wood panel 40 x 40 cm

Green Tent III

Green Tent III

簡 喬 倩 2019 Pastel on wood panel 40 x 18.8 cm

Green Tent II

Green Tent II

簡 喬 倩 2018 Pastel on wood panel 40 x 60 cm

We’re Two

We’re Two

曾 翠 薇 2019 Acrylic on canvas 30 x 61 cm

Plane #8

Plane #8

馬琼珠 2018 Charcoal powder, acrylic, mineral pigment 30 x 30 x 2.5 cm

Plane #9

Plane #9

馬琼珠 2018 Charcoal powder, acrylic, mineral pigment 30 x 30 x 2.5 cm

Plane #10

Plane #10

馬琼珠 2018 Charcoal powder, acrylic, mineral pigment 30 x 30 x 2.5 cm

Doom and Gloom

Doom and Gloom

曾 翠 薇 2018 Acrylic on canvas 119.5 x 199.5 cm

Views of the Sea

Views of the Sea

江 俊 雅 2018 Acrylic, coloured pencils and graphite on watercolour paper 19.5 x 28 cm

Views of the Sky

Views of the Sky

江 俊 雅 2018 Acrylic, coloured pencils and graphite on watercolour paper 19.5 x 28 cm

Grassland II

Grassland II

江 俊 雅 2019 Acrylic on watercolour paper 18.8 x 28.4 cm

Dwelling

Dwelling

江 俊 雅 2018 Acrylic on watercolour paper 25.5 x 32 cm

Tunnel

Tunnel

江 俊 雅 2018 Acrylic on watercolour paper 33.4 x 25 cm

Take me Home

Take me Home

江 俊 雅 2018 Coloured pencil on watercolour paper 19 x 28 cm

By the Sea

By the Sea

江 俊 雅 2018 Acrylic on watercolour paper 25.3 x 33.4 cm

Basketball Court

Basketball Court

江 俊 雅 2016 Watercolour and graphite on watercolour paper 27.8 x 19 cm

Bird

Bird

江 俊 雅 2018 Acrylic on watercolour paper 32 x 24 cm

Cast its Shadow

Cast its Shadow

陳 茜 珩 2018 Oil on canvas 76.2 x 101.6 cm

Where there are Flowers, Grass and O

Where there are Flowers, Grass and O

陳 茜 珩 2018 Oil on canvas 76.2 x 101.6 cm

Everything in the Garden is Rosy

Everything in the Garden is Rosy

陳 茜 珩 2018 Oil on canvas 76.2 x 101.6 cm

My Sincere Sympathy

My Sincere Sympathy

陳 茜 珩 2019 Oil on canvas 76.2 x 101.6 cm

I Don’t Know if We’re in a Garden

I Don’t Know if We’re in a Garden

陳 茜 珩 2018 Oil on canvas 76.2 x 101.6 cm

area4

area4

area3

area3

area5

area5

area2

area2

等待景至
Jan 12, 2019 - Feb 12, 2019
@1a空間
1a空間榮譽呈獻《等待景至》一個畫展,展覽將展出9位香港藝術家的繪畫作品。
如果你嘗試過反轉一幅畫(那些用帆布裱在木框的畫),你會發現那個框的結構很像一扇窗。看畫時,當然你看到的是畫的正面,但其實你同時已代入畫家觀看的角度,或是,你在觀看「畫家在觀看」。

畫家在哪裡?在工作室,在街上行走,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可以肯定的是,當畫作正式發表被觀看的時候,畫家已消失於視線外,排除於畫的邊界之外、框架以外的別處。
佛洛伊德說過,畫家的快感是躲在老遠而靜靜地看觀眾站在自己的畫面前看自己的畫。如是設想,畫家和觀眾的眼睛,永不相遇。他們獨自觀看風景,又一起等待風景,等待窗外風景的變與不變。
 
這次展覽,Ivy Ma 身兼策展人和參展藝術家,連同曾翠薇、香建峰、陳閃,以及五位新進,包括方梓亮、江俊雅、劉彥揚、簡喬倩和陳茜珩,展出新作。
另外,Ivy亦為這次展覽寫了一篇備忘,題為《策展前中後的九項線索》,希望為觀眾在觀看畫家的作品以外,提供一點閱讀和想像的參考。
策展人簡歷
馬琼珠
馬琼珠從事繪畫、攝影及裝置藝術。在香港和英國接受教育,曾在香港舉辦五個個展,亦參與過中、港、台、巴基斯坦和澳洲等地的聯展。2008 年,取得亞洲文化協會利希慎基金獎助金。2012年,榮獲香港當代藝術獎青年藝術家獎。
參展藝術家
 
曾翠薇
生於1972,分別於1996年與2004年在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獲取學士及碩士學位。於2015獲選參加法國巴黎CitéInternationale des Arts三個月駐留計劃。近期的展覽包括:“有些山有些景”(嘉圖畫廊,香港)及[Purple]: Women of Mankind (One East Asia,新加坡)等。作品為香港藝術館、藝穗會、夏利豪基金會、唯港薈、登臺及私人收藏。
 
香建峰
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文學士(純藝術)及藝術碩士學位(課程與香港藝術學院
合辦)。現為香港藝術學院講師,曾參與多個本地及海外展覽,繪畫作品為香港藝術館、港鐵及私人收藏。
陳閃
1987年生於香港,於香港藝術學院主修繪畫畢業。自2007年起於火炭設置工作室,2009年到北京作駐場藝術家,2011年入選傑出亞洲藝術獎,2013年被《透視雜誌》選為全球40位40歲以下的創作驕子,2014年獲邀於香港藝術中心賽馬會展廊創作公共藝術裝置作品,並獲選為民政事務局主辦的「藝聚政府大樓2013-14」藝術家,為伊利沙伯體育館設置公共藝術作品。作品曾於香港、北京、上海、台北、新加坡、東京、泰國、墨爾本等地方展出,並獲藝術推廣辦事處、香港及海外私人收藏。

陳茜珩
生於1995年,居住並工作在香港。她擁有香港藝術學院的藝術高級文憑。在2018年參與了出爐2018 藝術畢業生聯展並畢業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純粹藝術文學士(主修繪畫) 。
劉彥揚 
香港出生。2017年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系(由香港藝術學院合辦),以油畫為創作媒介。劉氏以道德經中「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為概念,借畫香港風景畫,在失衡的城市生活,追求平衡的自身狀態。因此劉氏的畫內包含了自然元素,同時亦有少量人為建築物在其中營造一個平衡的狀態。
方梓亮
於2015 獲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文學士( 純藝術),主修繪畫。方梓亮創作靈感來自他對回憶和人性的理解。作品會利用執拾回來的舊木板以油彩創作,畫面現在多以線性筆觸為視覺元素。
簡喬倩
簡氏沉迷於精神分析的研究,以剖析自身的精神狀態,窺探與回溯各種因果關係。作品以自身經驗與人的精神狀態為主,關注和試圖呈現各種與疾病,異化或被遺忘有關的不安全狀況。創作包括繪畫、素描和裝置。
江俊雅
於2017年獲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及香港藝術學院合辦之文學士( 純藝術),主修繪畫 。她的作品描繪都市中的日常景觀,並透過繪畫紙本,以超現實的手法解構及重組自身與環境的空間和記憶。
 
《等待景至》一個畫展
開幕酒會:2019 年1月12日晚上6時

展期 : 2019 年1月12日- 2019 年2月12日
開放時間  : 11:00 - 19:00  逢星期二至日上午11時至晚上7時正 (逢星期一及2月5日至7日休館)
九龍城藝術節@西九
九龍城藝術節@西九

九龍城藝術節@西九

Large-scale Eco-friendly Installation an

Large-scale Eco-friendly Installation an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

藝術市集

藝術市集

藝術市集

藝術市集

藝術市集

藝術市集

親子互動工作坊

親子互動工作坊

親子互動工作坊

親子互動工作坊

親子互動工作坊

親子互動工作坊

親子互動工作坊

親子互動工作坊

藝術書小展

藝術書小展

藝術書小展

藝術書小展

公共藝術展覽

公共藝術展覽

公共藝術展覽

公共藝術展覽

公共藝術展覽

公共藝術展覽

公共藝術展覽

公共藝術展覽

公共藝術展覽

公共藝術展覽

九龍城的過去與未來-相片展

九龍城的過去與未來-相片展

九龍城的過去與未來-相片展

九龍城的過去與未來-相片展

九龍城的過去與未來-相片展

九龍城的過去與未來-相片展

九龍城的過去與未來-相片展

九龍城的過去與未來-相片展

戶外瑜伽

戶外瑜伽

戶外瑜伽

戶外瑜伽

九龍城藝術節@西九
Feb 23-24, 2019
@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
 
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九龍城區議會攜手合辦,1a空間(1a space)策劃的「九龍城藝術節@西九」將在2019年2月23至24日假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舉行。
 
大會期望透過一連串活動,把九龍城區的文化歷史和社區特色帶到西九文化區,以藝術連結社區,讓公眾體驗兩區的活力。活動共分為六個部分,包括大型環保裝置及開放舞台、公共藝術展覽、親子互動工作坊、藝術市集、藝術書小展及九龍城的過去與未來-相片展。
九龍城藝術節@西九
合辦: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九龍城區議會
節目策劃:1a空間(1a space)
日期:2019年2月23至24日(星期六至日)
木每雙生
香港文學館 - 文學大龍鳳
Feb 23, 2019 - Mar 17, 2019
@1a空間
這是一個由粵劇愛好者角度出發,跨越文學、戲曲、視藝、電影、性/別、演出、學術、傳統、創新等範疇的小型文藝節慶。粵劇戲曲是本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隨著西九戲曲中心開幕,以及本土語言文化之保育興起,香港人與粵劇的連繫將更具溫度。粵劇的曲詞創作,是傳統文學中的精華所在;粵劇以粵語唱唸,亦展現粵語的彈性與歷史。文學的切入,可以連結粵劇與文學兩界,分享知識,打破創作上的藩籬,攜手再放光彩,走向青春煥發之路。
 
「木每雙生——文學視藝的再世紅梅」展覽
展覽將以粵劇著名曲目《再世紅梅記》為主題,形式是由六位詩人及六位藝術家就劇目的六個分場——《觀柳還琴》、《折梅巧遇》、《倩女裝瘋》、《脫穽救裴》、《登壇鬼辯》、《蕉窗魂合》的啟發,各自創作文字或藝術作品,組成六組配對,展場將成為一個跨界共同重新演繹《再世紅梅記》的豐富空間。「木每」是「梅」的拆字,代表文學與視藝兩種媒介的共生詮釋。參展詩人與藝術家橫跨六十後至八十後,是跨世代與多風格的組合。
 
策展人
文學:鄧小樺/視藝:石俊言
 
參展藝術家:
〈觀柳還琴〉— 西 西 × 李子蕊
〈折梅巧遇〉— 飲 江 × 鄧凝姿
〈倩女裝瘋〉— 洛 楓 × 李香蘭
〈脫穽救裴〉— 陳 滅 × 劉學成
〈登壇鬼辯〉— 廖偉棠 × 陳育強
〈蕉窗魂合〉— 關天林 × 蔡鈺娟
 
展覽日期:2 月 23 日至 3 月 17 日
展覽地點: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牛棚藝術村1a 空間
開放時間:逢星期二至日上午 11 時至晚上 7 時
 
藝術家分享會:2月23日(週六),3 - 4:30 pm
講者:陳育強、李子蕊、洛楓
 
開幕酒會:2月23日(週六),7 - 8 pm
地點: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牛棚藝術村1a 空間
 
 
 
文學大龍鳳開幕講座:
是誰個扶飛柳絮
——粵劇傳承與文學修養
娛樂亦乃大修養。粵劇作為本土藝術,貫穿著傳統文言與口語兩個層次,優雅秀麗的曲辭故事,傳統演義式的庶民教化,有待我們一一發掘。文學修養現在談來彷彿老套,粵劇傳統一度凋零需要傳承,我們如何扶飛柳絮,以免花果凋零?粵劇的文學趣味又如何令人目迷神馳、流連忘返?講座請來大老倌阮兆輝主講,輝哥近來在表演、保育、傳承方面都全力以赴,他將與新一代的戲曲藝評人秋盈對話;任大學語文導師並接連出版關於戲曲研究整理的作家朱少璋任主持,歡樂趣,傳承苦,都將一一細訴。
 
講者:阮兆輝(資深粵劇表演藝術家)
秋盈(戲曲藝評人)
主持:朱少璋(戲曲研究者)
日期:2月23日(週六)
時間:5 - 6:30 pm
地點: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錄映太奇
 
 
 
蕉林冷雨窺梅徑
——文學X視藝對話《再世紅梅記》創作分享會
講者:陳育強(藝術家)
李子蕊(藝術家、八和新秀)
洛楓(詩人、文化評論人)
主持:鄧小樺(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
日期:2月23日(週六)
時間:3 - 4:30 pm
地點: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a space
巴塞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