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7 Art@Kowloon City

展藝龍城 - 牛棚公共藝術計劃 作品成果展​

Jan 08, 2017 - Jan 24, 2017
@
1a 空間 

九龍城區議會 九龍城民政事務處 合辦

九龍城區議會 贊助

建於1908年的牛棚,從屠房、牲畜檢疫站,演變成現在的藝術村,見證著香港社區的變遷,卻保留著不變的建築物。牛棚的歷史文獻大多只有介紹建築物的特色,對於牛棚的其他方面,我們又了解多少?而牛棚的將來與環境的變遷,我們又應如何面對?


透過一系列的工作坊對以上的課題逐一探討,並以工作坊參與者的作品組成《展藝龍城-牛棚公共藝術計劃作品成果展》,希望向公眾呈現出牛棚不一樣的面貌與想像。

開幕:2017 年1月8日(星期日)下午3時正

工作坊導師(排名不分先後):
蕭偉恒
岑愷怡
王麗瑋

活動策劃:
王麗榕
羅璧如

活動助理:
林曉欣
李鈺淇

 


工作坊簡介


《牛的最後時光》 藍印攝影工作坊
牛棚真的是牛的棚嗎?牲畜檢疫站的牲畜真是只有牛嗎?牛是如何被檢疫?腦海一大堆關於牛的問題似乎沒有確切的答案。然而,憑藉牛棚內的一磚一瓦,我們卻能想像牛如何在牛棚渡過牠最後的時光。是次參與式藝術計劃將參加者對於牛的想像,透過藍印攝影技術在木板上呈現出來。
導師: 蕭偉恒

《排排坐》 造椅工作坊
工作坊帶領參加的學員遊歷牛棚和介紹其歷史。在參觀期間,學員以藝術村內的建築物為材,然後發掘議題和舉起相機,透過紅磚的蓋砌,塑造不同椅子組合的造型。
導師: 岑愷怡

《凝‧造‧物》 裝置藝術工作坊
工作坊帶領大家認識牛棚的歷史及發展,於不同角度解構牛棚藝術村的環境及空間,讓參加者透過與環境的對話,尋找值得保留的「痕跡」,以建築物料及混合媒介,重新探索建造與保留的過程,體驗製造歷史的意義。
導師: 王麗瑋



工作坊導師簡介 

蕭偉恒
以攝影及影像創作的藝術家,作品曾在香港、台灣、中國大陸等地展出,部份作品為香港立法會、香港半島酒店及私人藏家收藏。現居香港及於各大專院校教授藝術。

岑愷怡
除了數碼媒體外,岑氏主要以玻璃及金屬作為其雕塑和公共藝術的素材;創作議題方面則以研究「互動性」、「香港公眾遊樂場文化」及「不同處境的人際交往」為重心。

王麗瑋
畢業於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及香港教育大學,現致力於藝術教育及藝術創作,於2016年獲得傑出藝術教師獎。其作品以裝置藝術為主,喜歡探索物料的可塑性。作品曾於K11、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青年廣場等展出。

九龍城民政諮詢中心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7時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地址: 九龍紅磡庇利街42號九龍城政府合署低層地下
查詢電話: 3691 8181

9x9

九承九

Jan 20, 2017 - Mar 26, 2017

@1a 空間


主辦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籌劃 油街實現

項目團隊
9x9

 

藝術家

陳楚翹、陳穎斯、鄭志堅、韓幸霖、黎加行、林家燕、廖詩薇、謝樂筠、黃銘心

計劃合作伙伴
1a 空間

 

展覽名稱中的「x」代表九位藝術家在九種工藝上的結合,而按中國東漢字典--《說文解字》,「承」可解作承傳。「九承九」由九位九十後藝術家策劃,展開一個工藝學習計劃。各自學師,由研習一種工藝技巧,到嘗試用藝術語言去敘述工藝與社區的連結。

 

計劃分為學習、創作、展覽三部分。他們於不同的工藝領域研習技巧,當中有竹編織、蝕刻、活版印刷、造香、倒模、刺繡、紙糊獅子面具、玻璃工藝及手繪青花陶瓷。藝術家以土瓜灣社區作引子,工藝為聚合契機,創作及分享學習成果。每人對「承」的詮釋容或不同,唯《說文解字》中奉也、受也的意味一以貫之。九人九思九工藝,相乘也許是無限可能的開端。

展覽及節目詳情: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PO/en_US/web/apo/9x9.html
查詢:2512 3009/ 2512 3008

「跨代共融」藝術緬懷之旅

「跨代共融」藝術緬懷之旅

Apr 22, 2017 - Jun 16, 2017

@1a 空間

2041年香港將面對人口老化之重大挑戰。據香港人口統計處資料顯示,屆時每3個港人,將有一個為長者。「老」人是今日年輕群的包袱、還是新一代的「明燈」,將取決於「長」「幼」二者互相對對方的界定與印象。

「跨代共融」藝術緬懷之旅是一項實驗式的生命實況教育計劃,是以長幼共融形式帶動長者重回校園(有些是首次進入校園)。參與計劃之長者既懷緬自身的經歷、面授青少年;而青少年亦從長者的口述歷史中,得以分析及重組過去香港的歷史面貌。

是項教育計劃將長者生命(life-span)實況,植入學校新高中視藝及通識課程,由五間先導學校共十三位老師帶領(其中五位曾獲行政長官藝術教育獎)、加上藝術家駐校,並由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副校長親率通識科老師策劃實踐評估其參與學生的生命反思。中學生在過去半年與長者進行一系列的交流活動,透過多元文化藝術觀點,發展創意及多角度思維,深入了解不同年紀人士的價值觀。

計劃欲在多元社會中確立並提倡欣賞、尊重上一代的文化觀點,培養年輕人孝順的美德,學懂處理相互衝突的價值觀。本計劃以藝術作為引旨,帶動包括通識、德育與公民教育的訓練,希望能作為日後跨科統整 (interdisciplinary) 的典範項目, 為未來教育發展找尋更多可能性。

2017年4月23日至6月16日,來自5間先導中學與超過50位長者及駐校藝術家共同實驗的藝術作品、教學過程及長幼學習結果,將於牛棚藝術村1a空間盛大展出,並於4月22日下午3時正舉行展覽開幕禮,誠意邀請傳媒及各界人士出席。

**計劃由長者學苑基金及香港藝術發展局贊助

教學研究、長者生活滿意度研究、學生自尊感研究、生活承傳研究及生命價值承傳之藝術通識實驗之結果將於書刊發表,並將派發到相關界別機構分享研究成果。

「跨代共融」藝術緬懷之旅 成果展
開幕:2017 年4月22日 (星期六) 下午3時正


展覽策展人及駐校藝術家
張景威

計劃總監
徐香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項活動為跨界別實驗,參與計劃界別包括(排名不分先後):

社會福利界機構:
南葵涌服務處
長者學苑基金贊助之長幼友館

教育界院校:
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
玫瑰崗學校(中學部)

宗教界:
恩群恩福堂(基督教)

藝術文化界:
1a空間

人物簡介

徐香蘭    計劃總監
徐老師現為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藝術領域主任。在其任教期間,曾獲多項教育類別的相關獎項,包括:教育界最高榮譽獎項-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2011-2012)藝術教育學習領域嘉許狀;並憑「逆藝‧奕毅」獲「2014 香港藝術發展獎」優異獎。徐老師亦多次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獎,包括: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傑出藝術教師獎2013;2011藝術教育獎(非學校組)銀獎(1A空間藝術教育得獎計劃的策展人);2011藝術教育獎(學校組)優異獎(作為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得獎教學計劃的策展人);2010藝術教育獎(學校組)銅獎(作為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得獎教學計劃的策展人);2009 –2010藝術教育獎(學校組)銀獎及銅獎(香港美術教育協會獲獎教學計劃籌辦委員); 1998駐校藝術家計劃等。

張景威    展覽策展人及駐校藝術家
生於香港, 張氏為獨立視覺藝術工作者,主要創作混合媒介作品。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2009) 及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及文化研究系 (2011) 。除個人創作外,亦曾參與策展及教育工作。現為兆基創意書院視藝科教師、1a 空間董事會成員。

廿年回歸前後話

廿年回歸前後話

Jun 29, 2017 -  Jul 30, 2017

@1a 空間

回歸二十年,香港文化藝術幾番新?


回歸以來,藝術界如何回應文化變貌的挑戰﹖如何重新定義「本土」﹖如何尋找另類的生存模 式、與大眾分享藝術文化的價值﹖〈廿年回歸前後話Talkover/Handover 2.0〉 期望透過文化界 的交流及創作,回應二十年來香港的變遷,反思我們如何迎向未來。透過公開徵集議題及創作方 案,計劃將於6-7 月期間在1a 空間舉辦展覽,呈現各方對話及創作成果;展期後,計劃亦會展 開相關討論及研究。

「2007 年〈十年回歸前後話〉以展覽統計出發,召集了1997 年及2007 年兩個年代活躍的藝術 家,就香港的狀況對談並創作;2017 年,香港的社會和文化景觀都經歷了更強烈的變化,於是 〈廿年回歸前後話〉嘗試將既有及展覽為本的策展模式,轉換成一個以藝文實踐者為本的形式, 由公投議題,到徵集創作方案,再至創作過程中的公眾討論會及展覽籌備,希望透過開放性及公 民參與,和大家一起催生更豐富的對話和省思。」計劃發起人之一魂游闡述計劃理念。

是項計劃源自亞洲藝術文獻庫的研究計劃——〈十年回歸前後話〉。當年邀請二十多位藝術家藉 著對話交流,重新檢視當代藝術與社會境況的互動,並以展覽形式呈現他們對回歸前後的省思。

時至2017 年,〈 廿年回歸前後話Talkover/Handover 2.0〉擬從本土文化脈絡,檢視藝術與社 會的互動,擴闊種種文化變貌的討論。為求集思廣益,計劃早在3 月上旬以臉書專頁公開徵集議 題,選出最高票數的五大藝文議題:藝術空間的持續發展、政治審查與創作自由、政治紛擾與藝 術的社會面向、藝術勞動、藝術與「本土」議題。及後,工作小組亦透過公開徵集方式,為展覽 選出五項創作方案:

曾德平    從藝術家到生活行者的自身經歷,探討藝術、土地與本土的聯繫;
羅玉梅    以聲音裝置複製生產線「一、二、三」的叫喊,檢視勞動的價值;
嚴瑞芳    邀請不同人參與巡遊,以行動重整大眾對回歸的詮釋、思考集體依歸與個體自由的關係;
Zoie Yung及 勞麗麗  推行藝術家釀酒計劃,檢視藝術家的勞動與生產關係;
句點藝術群體    嘗試在三十天內脫離租金資助,實驗共籌經濟的營運新思維。

創作單位將會在4-5 月舉行公開討論,繼而在6-7 月間在1a 空間的展覽中呈現創作成果。而展 覽過後,〈廿年回歸前後話〉亦會展開後續研究,深入探索自九七後香港藝文風景的變遷。

4 月-7 月間活動一覽:

公眾討論會
日期:4 月-5 月間(詳情待定)
內容:圍繞藝術空間的持續發展、政治審查與創作自由、政治紛擾與藝術的社會面向、藝術勞 動、藝術與「本土」議題等五大課題

參展創作單位:曾德平、句點藝術群體、羅玉梅、嚴瑞芳 及 Zoie Yung 與勞麗麗

廿年回歸前後話 Talkover/Handover 2.0
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view/talkoverhandover/
面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lkoverhandover2.0/

展覽合辦單位: 
香港藝術研究組
1a空間


資助:香港藝術發展局

香港藝術研究組 成立於2016 年,旨在實驗及探索創新、獨特而切合本地文化脈絡的研究方法, 並會與不同機構及組織合作,推動及進行不同形式的香港藝術研究及相關的歷史書寫。

傳媒查詢 
鄭彩雲 Carey Cheng(〈 廿年回歸前後話〉項目統籌)
電話:6334 5105 / 電郵:TalkoverHandover@gmail.com
請在此下載相關圖片等:https://goo.gl/mKiv7I

 

形同虛設——文學視藝再造香港史

形同虛設——文學視藝再造香港史

Aug 05, 2017 - Aug 27, 2017

@1a 空間

香港文學季「形同虛設——文學。視藝。再造香港史」展覽開幕

 

由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主辦,藝術發展局資助的第三屆「香港文學季」於本年七月至八月隆重舉行。本屆文學季以「虛構的幸福」為主題,傳遞兩重意義:一則意指虛構創造的喜悅;二則質疑當下眼見的粉飾太平。歷史的複雜層次在現實𥚃被碾平,邊緣聲音遭排除;而小說直認虛構,穿梭真幻,從側面打開歷史維度,終盤旋於現實之上。「小說──歷史──烏托邦」就是本屆文學季的核心策劃概念。

 

本屆「香港文學季」的重點項目「形同虛設——文學。視藝。再造香港史」將於8月5日至8月27日於1a space舉行,展覽邀請五位本土青年藝術家──盧樂謙、鄧國騫、吳家俊、李雪盈及劉學成,分別就劉以鬯《島與半島》、陳冠中《建豐二年》、董啟章《天工開物・栩栩如真》、西西〈浮城誌異〉及陳慧《拾香記》創作立體雕塑或裝置藝術,展開視藝與文學的跨界對話。從文字至視覺藝術,從平面至立體,是轉移也是重生。歷史是怎樣的真實?在時世的虛無中,藝術還是折射著烏托邦。

 

展覽於8月5日隆重開幕,當天下午5時至6時30分,將舉行藝術家分享會,邀請部份參與藝術家,包括劉學成、鄧國騫,作家陳慧等分享,何建宗博士主持。緊接7時至8時為展覽開幕酒會,聊備少量酒食,歡迎各位傳媒參與及採訪報導。

 

參展藝術家:

盧樂謙 ── 劉以鬯《島與半島》

鄧國騫 ── 陳冠中《建豐二年》

吳家俊 ── 董啟章《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李雪盈 ── 西西〈浮城誌異〉

劉學成 ── 陳慧《拾香記》

 

策展人︰鄧小樺(文學)、石俊言(視藝)

 

「形同虛設」藝術家分享會:

日期:8月5日(週六),5:00-6:30pm

講者:劉學成、鄧國騫、陳慧等

主持:何建宗

開幕酒會:8月5日(週六),7:00-8:00pm

 

各媒體朋友若對展覽或「香港文學季・虛構的幸福」其他活動感興趣,亦可隨時聯絡我們。

 

聯絡人:楊先生(98583835)/吳小姐(62262918)

 

關於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

 

一群香港本土作家及學者自2009年開始,倡議設立香港文學館,為文學發展尋找新的空間與機會。其間曾在書展舉辦講座(邀得北京現代文學館李榮勝副館長出席),亦曾召集逾300名作家、學者、巿民聯署登報,呼籲設立香港文學館,引發廣泛討論;向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出訴求;及後舉辦多次相關討論會;進行調查;在媒體上持續倡議。2011年,原「香港文學館倡議小組」轉化組成「香港文學館工作室」,與大學、藝術單位合作,策劃各種文藝活動。2012年,加入新成員,重整架構,隨後成立「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並在富德樓建立「香港文學生活館」,作為邁向文學館整全藍圖之第一步。

 

網址:http://www.hkliteraturehouse.org/

普羅小眾:文藝復興生活節 2017

普羅小眾:文藝復興生活節 2017

Sep 16, 2017 - Sep 30, 2017

@1a 空間

什麼是普羅?什麼是小眾?在「開放社會」中,日常生活刺激獨立創作,獨立創作改變日常生活。普羅與小眾,並非完全對立的關係,相反是互相滋養、彼此挑戰,最終,一起前行。創作與藝術是介入社會、改變社區的。但是,在一個社交媒體時代,究竟是小眾改變普羅,還是普羅改變小眾呢?創作所面對的問題是什麼?我們可以突破的邊界又在哪裡?對這些問題的日常思考,正正激發新的創意與可能,以及各種創作的互動。

由青年創作人的作品展覽為主體的生活節,展示創作介入生活和社區,走進人群,可以有怎樣的新嘗試。不同創作媒介的作品展覽及相關活動,都與此相關,包括:為一百位老人用影像立傳的「人人歷史映像計劃」;透過發展性轉化戲劇治療、打開身體五感和想像,從而在萬變的世界中自我治癒的「人 人・轉化」劇場工作坊;抒發感情的房間角落,探究如何讓音樂好聽的介入現實生活;反思社交媒體碎片化、提倡不具名寫作以恢復文學共性的荒原寫作項目等。另外,還有呈現青年創作人與社區大眾連結的「文藝格仔鋪」以及不同的工作坊和演出。

該項目為文藝復興基金會成立五週年的主題活動。

 

參展藝術家:曾慶宏、黃潤宇 、梁嘉茵 、伍嘉瑩、余淑培、成灝志 等

策展人:柴子文、何建宗

 

開幕演講

我的小眾路:香港教曉了我甚麼?

嘉賓:陳冠中 先生

時間: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5:30pm - 7:00pm

地點:1a空間(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自由參加,無需報名

 

開幕酒會

時間: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7:00pm

地點:1a空間(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自由參加,無需報名

 

普羅小眾音樂分享

嘉賓:Serrini、楊智遠、K Tsang、Tim Chan及友人

時間: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8:00pm -10:00pm

地點:1a空間(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工作坊及表演

 

 “人人・轉化” 體驗工作坊

導師:伍嘉瑩

時間:

工作坊(一):2017年9月17日星期日3:00 pm - 6:00pm

工作坊(二):2017年9月23日星期六3:00 pm - 6:00pm

地點:1a空間(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相信身體就是最大的記憶載體,在發展性轉化戲劇中,身體隨著自由聯想而即興行動,透過形體、聲音、關係去覺察、感受、聯想和表達,過程中轉換不同的身份、場景、意象,當中不強調真實性,只求真誠地內觀個人狀態。工作坊共兩節,兩節內容相同。

單節限定10人,報名從速

 

抒發感情才是意義-Serrini音樂寫作分享

導師:Serrini

時間:2017年9月24日 星期日12:00pm – 2:00pm

地點:1a空間(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獨立音樂人Serrini將在這個活動分享其書寫小故事的方法,如何說一個動聽而深刻的故事又不失市井貼地?Serrini除了會分享其英國文學背景如何影響其創作外,也會即席演出自己的作品。馬上登記,捕獲初發新唱片的Serrini及聽聽她說何謂「抒發感情才是意義」 !

單節限定60人,報名從速

 

►►►更多節目,敬請期待及關注活動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5963108027592/

意變形隨

《意變形隨》展覽

Oct 13, 2017 - Oct 29, 2017

​@1a 空間


在佛教術語中,「靜觀(mindfulness)」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禪修方法。它強調意念專注於 當下,以開放而不加批判的態度體察本心,身體亦隨之變得輕鬆平和。時至今天,「靜觀」 實踐已遠遠超越佛教領域,被哲學、心理學、腦神經學等領域廣泛研究與採用。然而,這 類放緩身體與意念的訓練能否有效適應不斷加速變化中的「景觀社會」?在資本主義生產 模式下,刻意放緩是否變得具功利色彩,成為迎接速度與效率法則的緩衝地帶?當從容體 察本心的需求變得奢侈,身體(形)又將如何跟隨意念的律動?

《意變形隨》展出六位歐洲與香港藝術家的最新創作,她們目前生活及工作於德國柏林與 萊比錫。通過探討人類身體、正/負空間、物質/非物質環境等概念,她們的創作皆圍繞以 上問題發散開來。另一方面,東德與西德之間的發展差異,以及近年來歐洲內部產生的政 治與社會問題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她們的創作媒介與方法論選擇。


Joana Brunkow 關注聲音在城市環境中的介入和干預效果,她的藝術實踐追求超越人體 的感官界限,以聲音作為中介,身體、意識與靈性能否夠觸及到更加豐富的層次。

Zaida Guerrero Casado 著重於處理作品展示空間與參觀者的互動。她將空間視作一個具 備身份的[身體],而參觀者更是其中的有機組成。這樣的互動不斷生產出新的情境與信息, 從而持續地激活彼此。

賴明珠以移民身份在香港成長,但遷移經歷帶來的不安定感、頻繁的空間轉換、別離與分 隔導致的心靈創傷構成她個人經驗的主體部分,而在歐洲直面敘利亞難民又令她有機會 以社會學方法比較不同民族與背景下的遷移行為,脆弱與不安從而成為她攝影與影像作 品試圖營造的情緒氛圍。

Marie-Eve Levasseur 的創作經常涉及到「表面」,尤其是作為人體表面的皮膚。在使用 智能型電子設備的過程中,「觸覺」成為交互的核心,對這類問題的關注與閱讀成為她那 些 3D 動畫作品的主要索引。

Peggy Pehl 善於將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物件/媒材轉化為帶有童話色彩的小型裝置,當它 們以漫不經心的方式佔據空間,往往可以帶來出人意料的效果。

Grażyna Roguski 著迷於使用各類織物或廢棄服裝,在她看來,這類現成品材料如同人類 社會的「遺跡」,在拼接和變形過程中,織物既可以平面形態呈現,也可引入行為表演來 創造一個充滿衝突與變化的空間。

 

參展藝術家:Joana BrunkowZaida Guerrero CasadoMarie-Eve LevasseurPeggy PehlGrażyna Roguski賴明珠

策展人:武漠

 

開幕座談

對談者:Joana Brunkow,Zaida Guerrero Casado,賴明珠,Marie-Eve Levasseur,Peggy Pehl,Grażyna Roguski,由武漠主持

時間: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7:00pm

地點:1a空間(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自由參加,無需報名

 

開幕酒會

時間: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6:30pm - 9:00pm

地點:1a空間(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自由參加,無需報名

 

策展人及藝術家導賞(無需報名,費用全免):

主持:賴明珠

時間: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3:00pm

地點:1a空間(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語言:英文

主持:賴明珠

時間: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4:30pm

地點:1a空間(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語言:廣東話

主持:武漠

時間:2017年10月29日 星期六3:00pm

地點:1a空間(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語言:英文

玻光蕩漾 王鈴蓁玻璃藝術個展

玻光蕩漾 王鈴蓁玻璃藝術個展

Nov 03, 2017 - Dec 17, 2017
@1a空間

 
1a空間榮譽呈獻王鈴蓁在香港的第四次個展 -「玻光蕩漾 The Shape of Time」,時間立足當下,回顧與展望,以微觀看宏觀,連結藝術家在香港與旅行生活當下的生命體驗,透過實體存在的玻璃作品與混合素材表達一種平靜感,慢下匆忙的腳步,駐足/呼吸/內觀/微笑。王氏希望透過作品反映和傳達純然生活在"當下"的每時每刻的心悅。展覽作品含單件作品、組件作品及裝置作品,邀請觀眾暫緩忙碌腳步,欣賞每件作品的質感和意象,以微觀、靜觀傳達一份純然“在”這個此時當下的平靜感。

 

《玻光蕩漾》王鈴蓁個展

貴賓預展(只限獲邀請人士出席):2017 年11月3日早上11時起

開幕座談:2017 年11月3日晚上6時至7時

對談者: 陳育強教授, Dr. Florian KNOTHE (羅諾德博士), Dr Min Jeong SONG (宋玟姃博士)

主持: 蔡仞姿女士
 

開幕酒會:2017 年11月3日晚上7時至9時

 

藝術家導賞(無需報名,費用全免):

  • 2017年11月11日(星期六)下午3時正

  • 2017年12月2日(星期六)下午3時正

玻璃雖是個古老媒材,在1960年代才被應用於現代藝術創作,濫觴於美國現代玻璃工作室運動,迅即風靡全球,立被認可並為現代藝術注入一個新面向。兩岸三地在1987年吹起這股新風,由台灣開始,吹響整個華人玻璃藝術,北京清華大學與上海美院及杭州美院,相繼設立玻璃工房,教授玻璃藝術為當代創作媒材。玻璃在大陸被讚譽為「亮眼行業」,近年來這個亮麗的新創作媒材也開始在香港閃耀!

 

二○○五年,香港浸會大學成立視覺藝術院,二○○六年十月,第一堂玻璃鑄造課在啟德校園的鳳凰樹下開始,悄然鳴響香港大專院校玻璃藝術教育第一砲!二○○七年春,吹玻璃工作室完工,“火熱”地加入玻璃創作教學課程。視覺藝術院十年玻璃藝術教育播種,多位畢業學生出國再進修與成立玻璃工作室,愈來愈多人投入玻璃藝術創作,香港藝術市集都常見玻璃藝術手作品,廣受喜愛,但大眾與藝術界對玻璃藝術創作了解非常有限,極需專業展覽與藝術導賞推廣。


此次個展藝術家王鈴蓁 (Sunny Wang) 在香港浸會大學成立視覺藝術院時受邀為訪問學者,協助創設玻璃工作室與玻璃教育課程,也因此投身香港玻璃藝術教育十年有餘,期間創作不間斷,多次受邀重要玻璃國際年會與國內外大專院校演講,國際展覽經驗豐富,1999年金玻獎單一媒材第一名,2000年澳台獎學金赴澳研習玻璃創作視覺藝術碩士,2001年國家文藝基金會個人創作補助,2004年日本KANAZAWA國際玻璃展獎勵賞,2005/2009/2012作品入選美國紐約康寧玻璃博物館New Glass Review 26/30/33,作品被收錄在多本國際玻璃書籍,包含2010 美國Lark Books 出版的Masters: Blown Glass (curated by Susan Rossi-Wilcox)。

 

藝術家創作自述

 

我的作品一直嘗試詮釋活在當下的時刻,生命的流暢狀態,即使在一片混亂中,自心仍能維持平靜,與他人和周圍的環境自然隨意和諧地融合。我常用的玻璃創作技術中,包括吹玻璃,玻璃熱書寫,磨刻和手工打磨,每一個製作細節工序,需要完全地投入與專注當下。近來我個人的生活經驗和熱愛大自然,啟發延伸我的創作語彙,擴展到不同的媒材創作,我中學時喜歡的針線活,連結我自己的玻璃作品詩石 (Poetic Stones) 上的熱書寫的玻璃白圈,轉化在畫布上繡圈,經常行山沐浴森林中啟發我的木頭磨刻作品,以及寫詩回應生命當下感受。我的作品完全體現在每一個創作的當下時刻,與創作媒材互相交流回應融為一體。吹玻璃的每一口氣,在畫布上的一針一針繡,落在木頭上的每一刀,每一個動作不能回轉。作品就在一吹一呼一吸一刀一針中逐漸展開成形。我的作品反映每個創作當下的心流狀態與個人生命觀,邀請觀眾在駐足觀賞作品的時刻,呼應其自心狀態,擁抱感受當下。​​​

 

藝術家簡歷

 

王鈴蓁博士

助理教授、專業範疇: 玻璃藝術

澳洲國家大學視覺藝術—玻璃碩士, 南澳大學視覺藝術〈玻璃〉博士。來香港加入浸大前曾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次獲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與台南藝術大學之邀敎授短期密集玻璃藝術創作工坊。2005 年在美國玻璃協會阿得萊德世界年會演講—華人玻璃藝術發展。2006受土耳其伊斯坦堡國際玻璃學校Glass Furnace之邀,敎授玻璃鑄造。2006與2007年兩度獲浸會大學之邀,為訪問學人,敎授玻璃藝術並協助玻璃工房之設立。曾獲台灣金玻獎單一媒材第一名,台灣國家文藝基金會創作補助,澳台獎學金,日本Kanazawa國際玻璃展獎勵賞,作品多次入選New Glass Review  等等國際性榮譽。舉辦多次國際個展與聯展,作品廣被國際收藏家收藏,台灣、香港、澳洲、新加坡、義大利、法國、日本、德國、美國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