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整合 ─ 素描裝置展 Jan 14, 2006 - Feb 12, 2006

整合 ─ 素描裝置展

Jan 14, 2006 - Feb 12, 2006

@1a空間

1a空間於二零零六年一月十五日至二月十二日主辦「整合 ── 素描裝置展」,展出馮文耀的作品,題材環繞創作者對素描媒介的思考及對急促的城市生活的回應。展覽於二零零六年一月十四日晚上七時開幕,於下午六時藝術家將率先現身現場,和大家分享作品的創作歷程。

1a空間繼2005年舉辦以攝影為主要媒介的一系列展覽,反應熱烈;於來年我們將集中於繪畫方面,致力策劃以「回歸創作基本」的理念;舉行與素描、繪畫相關的大型羣展、學生展及個展;深化藝術創作的實踐和思考。

打 響頭炮的是「整合 ── 素描裝置展」。以1a空間作為素描的畫紙,是馮文耀對素描媒介的實驗。創作者以牆壁、炭枝及水作起點:生活、回憶、想像、生命、自然、無相、色相在他的創 作上反覆交叠,是集體認知的符號,是大家熟悉的一景一物;也是創作者烏托邦的代名詞,是個人於城市穿插的細緻觀察及深刻感受,是急促的現實世界以外,另一 個潛意識的真實世界。混雜了糾纏不清的片段,引申到一個空間,把他們承載,從而讓作品、空間、觀眾三者整合。創作者希望探索出那「境界」的密碼,「尋尋覓 覓停停靜靜看看想想飄飄戚戚」。

展覽歡迎觀眾投入即興創作,觀眾可在創作者的選定範圍加入一張素描,以互動及雙向的形式,使作品「整 合」。而在形式上,到底是「素描」還是「裝置」,已經不再重要;以「素描」出發,回到創作者的基本意念表達,發展出「素描」及「裝置」並存的一種獨特形式 及風格。整合,是自然的構成,是創作的實踐,也是觀眾的融入。

WTO示威現場

WTO示威現場

Feb 18, 2006 - Mar 05, 2006

@1a空間

參展藝術家:王浩賢
策展人:Edwin Lai @pH5 Photo Group

去 年12月世貿部長級會議在香港舉行期內,21歲的大學一年級學生王浩賢多次於維園與會議中心之間的街道上來回,用他的數碼照相機近距離拍攝下了超過 3,000幅各種抗議示威行動的照片。個多星期沐浴在五光十色、澎湃高昂的示威活動的經歷,令他對經濟全球化、第三世界國家和工人農民的權益、示威文化、 示威者跟警方的關係、傳媒報導與真相等課題,增長了許多認識及思考。這次展覽挑選了的40幅既熱情又不無冷靜檢討的黑白照片,展示著一個關心時代和社會的年輕人,怎樣目擊和感受了當時現場的環境與氣氛。

香港花園(在土瓜灣)

香港花園(在土瓜灣

Apr 07, 2006 - Apr 23, 2006

@1a空間

參展藝術家:Emma Rushton and Derek Tyman

又到三、四月,天氣回暖,大家在參觀各大花卉展的同時,有沒有想過擁有自己的花園?香港花園(在土瓜灣)是1a space 於本年舉辦的首個海外藝術家駐港計劃,亦是本年度首個公眾參與的藝術計劃。計劃積極推動觀眾的參與,屆時英國藝術家Emma Rushton 和Derek Tyman會與參與者交換花朵盆栽,在展覽廳內共同建立自己的花園。

自 Emma和Derek推行花園計劃以來,香港花園(在土瓜灣)是第三站。他們以植物作為創作材料,每到一處地方,都會特別為展覽概念而製作一本書冊,然後 以書冊跟當地人交換當地的植物盆栽。此計劃一方面與群體打成一片;另一方面,藉計劃邀請公眾參與藝術創作,從而實踐藝術源於生活的概念。

駐港期間, Emma和Derek會奔走於土瓜灣區,邀請街坊朋友以花卉盆栽交換他們精心製作的小冊子,然後利用這些盆栽在展覽場地創造一個屬於大家的花園。Emma 和 Derek非常渴望你的參與,參與辦法非常簡單,從3月24至4月5日期間, 閣下只需帶同你的盆栽植物到牛棚藝術村, 便可以交換由兩位藝術家製作的小冊子乙本。小冊子乃特別為本計劃印製, 更收錄駐英藝術家Kwong Lee特別為花園計劃創作的作品。 數量有限, 萬勿錯過! 

 

綠化﹒文化﹒灣仔

綠化﹒文化﹒灣仔

Apr 08, 2006 - May 13, 2006

@1a空間

參展藝術家:Emma Rushton 及 Derek Tyman

灣 仔「大王東街休憩處」即將開幕,為配合新落成的社區公園建設,以及鼓勵社區參與,由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和聖雅各福群會主辦,視覺藝術團體1a space及英國文化協會協辦,UMAG 「一间」策劃的「大王東街休憩處」計劃,擬從建構「綠化」、「文化」灣仔出發,透過舉辦綠化公園及多媒體工作坊,誠邀灣仔居民參與綠化活動以及藝術創作。 多媒體工作坊的結業作品將假座「大王東街休憩處」於開幕週舉辦展覽、表演和放映會,以藝術結合環境的表現方式,培養社區人士對灣仔區的歸屬感,並推動地區 文化和普及藝術,從而推廣「發現」環境、美化生活的概念,促進區內建立優質生活的氛圍。

「大王東街休憩處」計劃的活動內容如下:

1. 綠化活動 :「香港公園(在灣仔)」(Garden in Wanchai)
4月8及9日(星期六及日) 下午二至六時
適 逢兩位英國藝術家(Emma Rushton及Derek Tyman) 來港在牛棚藝術村1a space進行「香港公園」的創作活動,我們特別邀請這兩位藝術家以「大王東街休憩處」作為一個試點,用植物作為創作材料,與灣仔居民在互動和交流的形式 下進行綠化公園的活動。
*兩天均提供免費穿梭巴士往來灣仔大王東街休憩處及位於土瓜灣牛棚藝術村的「香港花園(在土瓜灣)」

2.   視覺藝術創作工作坊:觀物遊園
4月15, 16, 22, 23日(星期六及日); 下午二至四時
跟視覺藝術家馬瓊珠和陳錦成,在互動與交流的基礎上,一起接觸灣仔及公園的環境,「發現」和「蒐集」對灣仔的印象和感覺。課程完結後,導師與學員進一步參與壁畫創作,並籌備在公園開幕週內舉行的藝術展覽。

3. 表演工作坊:當下、社區與回憶
4月12 (星期三) 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五時
4月19, 26 及5月3 日(星期三) 晚上七時至九時三十分
在藝術家魂游和丸仔帶領下,從身體、物件出發尋找社區與個人記憶,並以演出方式表達自己。課程完結後,學員將參與在公園開幕週內舉行的公開表演。

4. 「大王東街休憩處」開幕週
5月7-13日公園展覽: 展示綠化公園的花卉、壁畫和裝置作品
5月7日(星期日) (8:00-10:00pm); 5月13日(星期六) (3:00-5:00pm) 即興藝術表演

barcode+sound

Barcode + Sound

May 06, 2006 - May 18, 2006

@1a空間

Barcode + Sound, 由1a空間主辦,將展出藝術家Mae LEONG(梁美媚)的最新裝置作品。Mae LEONG於香港出生,現居加拿大。展覽Barcode + Sound 於5月6日下午二時開幕,展覽日期至5月18日。於5月6日 (星期六)舉行藝術家分享會,歡迎學生及各界人士參加。

Barcode (條碼)是一種我們每天都接觸到的圖形標記符號,由光電掃描識讀並自動輸入電腦,儲存於巨大的電子資料庫中。它的存在,已經是理所當然,我們甚至忽略它的 存在。對於Mae LEONG而言,條碼不只是一種功能性的符號,它更是一種暗喻著全球化、國際貿易,及數碼化對我們每天生活的影響。Mae LEONG於這幾年間不斷搜集世界各地的條碼,搜集的惟一條件是條碼必須是來自我們常用的日用品。每天購買日用品時,當電腦掃描條碼那一刻,我們的購物資 料已經自動儲存起來。「條碼」已經不只是符號,它聯繫了日常購物的習慣和數碼資料庫,是一種文化及科技的結合。

裝置展覽Barcode + Sound將消費及數碼化結合為一,兩者均是沒有地域界限及文化領域之分;反映全球科技、經濟及文化交流的現象。隨著國際貿易的急促發展,條碼──這個 「消費符號」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根本的改變。展覽是藝術家Mae LEONG對這個現象的回應以及質疑。

藝術家之言
我有個習慣,就是在世界各地的日常用品中,搜集產品上的條碼(barcode),包括中國、韓國、阿根廷、美國等地。今次裝置展覽Barcode + Sound,就展出了我的戰利品。另外,更特別為展覽進行「聲音創作」,同場聲援。

Barcode + Sound是另一個在加拿大展出的展覽Eternal Identity的延續,作品探索數碼化與人類特性的關係。條碼(barcode)就成為了探索旅程的起點,游走於兩者的邊緣。上次展覽引發了創作的靈感,今次繼續以條碼 (barcode)為創作材料,藉以反映國際貿易與文化的關係,特別是消費主義及全球化兩方面。搜集到的條碼(barcode),即使是每天都會使用的產 品,當中佔很小部分是在購買當地生產的;佔極大部分是由外地入口,可見全球化對經濟的影響。

選擇條碼(barcode)作創作材料,別有 意義。雖然它是我們每天都接觸到、看到、使用到的符號,但是,卻又因為它被廣泛使用,接觸得太多,使我們忽略了它的存在。而它的存在,牽涉的不只是消費時 候的功能符號,更加是龐大的數碼資料庫,記錄了我們每天的生活,甚至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

藝術家簡介
Mae Leong (梁美媚),香港出生。專注視覺藝術創作,題材環繞社會及跨文化概念。於香港及加拿大接受教育,包括藝術、心理學及教育。作品曾於加拿大、美國及香港展出。

梁 氏是裝置藝術家亦是混合媒體畫家。在繪畫方面,創作的源頭來自個人對自身身份的探索。而裝置藝術方面,作品內容及研究則偏向具爭論性的社會及環境性問題; 藉創作提出問題,喚起大眾的關注。最近的作品The Hamilton Spectator受到加拿大多份報章專訪及報導,亦獲University of Buffalo’s Center for the Arts的訪問。

梁氏於2004獲Ontario Arts Council頒發的Emerging Artist Grant Award,最新創作將於1a space (香港), ARC Gallery (芝加哥,美國), and A Space Gallery (多倫多,加拿大)展出。 

 

出走 Jun 09, 2006 - Jun 29, 2006

出走

Jun 09, 2006 - Jun 29, 2006

@1a空間

策展人: 梁展峰

策展人梁展峰將十四位/組本港藝術家的創作關注點分為三類:
城市的個人—關尚智、226工程、秦孝貞、白雙全及淡水;
中心以外—梁嘉賢、張美寶、劉建華、李傑及丸仔;
藝術博客—劉學成、羅玉梅、黃慧妍及馬浩賢。

是次參展以70年代前後出生而活躍於90年代的青年藝術家為重心,他們孕育於電視文化和資訊泛濫的電腦時代,日常生活的消費文化和急速的生活節奏將他們從社會關懷推向關注個人生活選擇和取向。

他們的作品比前人更多關注個人生活的體驗。各人的創作重心雖然南轅北轍,但重要的是他們同樣沈溺於自身的關注之餘,對前人投予的宏大期望(以藝術回應社 會),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取態、不純粹歸入單一類型,亦不無章法或脈絡。他們對大歷史的介入和改造,可能不觸為動或是有心無力。

然而,他們的創作從概念,裝置以至跨媒介的藝術語言,都努力開拓出新的視野,為本土文化藝術作進一步的描述或想像。

策展人簡介
梁展峰2001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藝術) 、2003年畢業於香港藝術中心藝術學院藝術行政專業文憑。他曾策劃/統籌多項展覽,包括「測量字距的影像練習」 (銅鑼灣阿麥書房,2005)、「對‧望─林慧潔及梁仲瑩的個人創作」 (香港 Para/Site Central,2005) 、伙炭─工作室開放計劃(2004)、「最後七天──青年藝術家四人裝置藝術展」  (香港 藝術公社,1998)。梁氏亦是藝評家,發表文章包括〈陳餘生,這算是版畫麼〉《明報》(2005)及〈展覽之後,繼續展覽─本地視藝展覽文化隨筆〉《藝訊,2005》(2005)。

再三自讀 Jul 01, 2006 - Jul 12, 2006

再三自讀

Jul 01, 2006 - Jul 12, 2006

@1a空間

參展藝術家:張嘉莉 及 鄭怡敏(C & G)
策劃單位:二二六工程

再三自讀 ─ 七一新人自畫像展覽
基於對藝術與社會生活無界限的信念,二名「二二六工程」的主要成員Clara & Gum(C&G)在2004年7月1日,穿著中國傳統婚禮禮服,在7‧1遊行大隊中舉行了《7.1遊行訂婚》,為遊行人士沖喜。2005年7月1日,在《又又遊行》中,C&G肩負著自己2004年遊行的背影與期望,向群眾派發明信片,請市民在明信片上以文字或圖畫發表自己意見,並寄回給他們,透過行為藝術 及郵遞藝術,去給予市民另類的方式發表意見,企圖向港府、新特首進行集體訴求。我們認為今年的7‧1是個合適的時間,去審視過去幾年的遊行使命。在過程中,我們借助了一面社會鏡子——傳播媒體——再三自讀。

傳媒對現今社會之人、事、物的影響極巨。傳媒資訊跨界別、跨階層、跨地域、跨文化交叉衝擊我們。資訊爆棚,在傳媒的猛烈攻勢下,資訊卻很容易瞬間湮沒。傳媒的角色既重要又模糊。在傳媒的鏡頭過濾與文字消化後,曾經被傳媒記錄過的自我影像,與真實的自我究竟會是怎麼一回事?

是次展出的繪畫作品是張嘉莉 及 鄭怡敏( C & G)對自己的印象記錄,重畫2004年7月2日及2005年7月2日香港報章報導C&G於2004及05年7‧1遊行期間進行之行為藝術作品的報導。該些「自畫像」不但令自己審視當時的行為藝術作品,亦反思傳媒如何刻劃自己,更深一層次是,我們如何看傳媒(別人)眼中的自己,這是對自畫像概念的重新演繹。另外,亦會展出2005年7月1日遊行期間,C& G派發給市民經他們發表意見後寄回來的明信片,及關於7‧1遊行的互動裝置藝術及錄像作品。

Serendipity

芬蘭當代藝術展覽 Serendipity

Jul 28, 2006 - Aug 20, 2006

@1a空間

參展藝術家:Joonas Kota, Liisa Lounila, Sami Lukkarinen, Erkka Nissinen and Riiko Sakkinen
策展人:Leevi Haapala

Serendipity ─ 芬蘭當代藝術展覽
1a 空間將舉辦今年第二次的藝術家駐港計劃。策劃人Leevi Haapala聯同五個當代芬蘭藝術家Joonas Kota, Liisa Lounila, Sami Lukkarinen, Erkka Nissinen 及 Riiko Sakkinen策劃名為“Serendipity”的展覽。展覽於7月29日 至8月20日假土瓜灣牛棚藝術村1a空間舉行。開幕日期為2006年7月28日,6時半,藝術家分享會於是日7時半舉行。

Serendipity 是一種意外發現珍奇事物的才能。在當代藝術領域中,Serendipity則成為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泉源。是次參展的五位芬蘭藝術家,就是用這種天賦的本領,把傳統西方繪畫,人權問題,以及我們習已為常的現代科技產物,如垃圾郵件,手機短訊,互聯網等,轉化為他們的創作元素,重新演繹,給觀眾一種新的視野和體驗。

在現代社會中,事物帶給我們的快樂,也許離不開其消費價值。但當Serendipity成為一種觀賞方法,一種生活態度,你會發現,其實事物隱藏著無限的可能性,隨時隨地,準備帶給我們驚喜。

Leevi Haapala說:「他/她們曾常在偶然及智睿中,發現常尋問過的事物。」……
「我們希望能在香港繼續製造突如其來的發現」

零座標的疆域 Aug 26, 2006 - Sep 10, 2006

零座標的疆域

Aug 26, 2006 - Sep 10, 2006

@1a空間

參展藝術家:
陳凱璜、龔義昭、賴志盛、方偉文、林煌迪、陳維峰、游崴 (台灣)
梁美萍、張韻雯、白雙全、梁志和、張歷君、鄧小樺、梁展峰 (香港)
策展人:陳瑞文(台灣)、潘大謙(台灣)、劉建華(香港)

「零座標的疆域」為一台灣與香港當代藝術創作者的交流互動創作展覽計劃,在台灣與香港策展人、藝術家及文字創作人的網上溝通對話外,1a空間的展覽將為兩地創作者於展覽場實地展出的第一站。

無座標狀態下的創作身份的確認
展 覽將為兩地藝術家與文字創作者就主題而作思考的溝通開始,藉由彼此的身份經驗探討「零座標的疆域」展覽所蘊含的港台主體性議題。通過幾場的溝通交流與場境 的辯證互易,期望兩地不同真實文化時空下相遇的藝術家,在台灣與香港兩地三個展覽場,經過思考沉澱而產生出結合主題及團隊經驗分享的作品。由於香港為整個 計劃的第一站展場,因此在十二月份,展覽將以文件展的方式,伴隨暫題為「全球化時代的觀視與身份──『零座標的疆域』回顧座談會」在中大舉行,展示繼後台 北與台南兩站的展覽發展及研討會回應。

香港與台灣在藝術創作中的主體性格
香港及台灣兩地同屬大中華文化圈裡的現代化社會,彼此卻 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歷史與軌跡,港臺之間的關係,在九七後更是起了敏感的政治變化。但港臺兩地,其實近年同要面對著中國大陸的急速崛起,而對過去「中、 港、台」的舊典範進行修正,以處理其中社會經濟面和與文化政治面的張力和角力。即管在當代世界藝壇上,香港及台灣也得正視其於華人藝術的被邊緣化現象。這 次的策劃展覽,嘗試展視兩地在全球化的步伐下各自展露的共同與相異的身分位格,並使得台灣與香港兩地的主體性議題,可在國際社會中得到更深刻的討論。

關晃回顧展

關晃回顧展

Sep 23, 2006 - Oct 21, 2006

@1a空間

是次展覽將展出畫家關晃自七十年代至今的作品。有未曾展出過的早期版畫及素描作品、長居紐約期間的油畫作品及回港後約十年間的混合素材畫作。

在三十多年的創作歷程中,厚重的油彩(參考作品‧一)、對色彩與明陰以高度精的處理 (參考作品‧二),以及對紐約「地下」境象的描寫(參考作品‧三),固然已成為關晃的標記;步入二十世紀,油彩上突然多了些昆蟲屍體;生生死死(參考作品‧四),再見於巨大骷髏頭與細小嬰孩的圖像指涉(參考作品‧五)、再有教宗頭像與半掩私處的人體(參考作品‧六),具象風格與粉色調子,又是為一次變奏;由對時事議題的興趣,回到近年對民間藝術的模仿,關晃創作了一系列生動活潑的造型(參考作品‧七),精彩多變的物料運用,是在傳統藝術上,一場悅目的現代化演繹。

六七十年代的關晃,自由寫生,無師自通;在香港大學校外進修部學習畫畫。八十年代,他跑到紐約深造;在充滿危機感的城市,眼前政治、社會、生活環境,一一觸發創作。一九九七年回港,結束被他稱為’自我放逐’的整整二十五年。自言沒興趣創作以個人為題的作品。現居於火炭工作室,仍每天努力創作,並積極尋新點子;繼續放眼世界,回溯傳統;找尋新的創作課題,開闢新的創作方式。關氏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兼職講師。

同期出版的回顧書冊,收集約八十張全彩印刷作品,書冊封面及首頁以畫家於1999年的一幅《禪意》 “The Spirit of Zen Buddhism” (參考作品‧八)作為設計的意念。富現代感的顏色直條,乃直接抽取自包含於畫中的部份色彩;顯示了畫家在色彩運用方面的變化與深度。

書冊將於開幕日同期發佈。

是次展覽除了於牛棚舉行外,還特別於周未開放畫家於火炭的工作室,讓觀眾能觀賞關晃更多作品,亦能進一步了解其工作環境及過程。

廻‧顧 Nov 01, 2006 - Nov 29, 2006

廻‧顧

Nov 01, 2006 - Nov 29, 2006

@1a空間

蔡仞姿跨媒介創作鍊歷的三十年 (1975-2005)
探索性的回顧雙展

是次蔡仞姿的回顧研究展由兩個展覽合成 – 於1a空間舉行的「廻‧顧」與Para/Site藝術空間的「又,物聚」,先後並排進行。「廻‧顧」於2006年11月1日開幕,先展示蔡仞姿自藝術創作首期即開始探索至今的繪畫作品;接著「又,物聚」於2006年11月10日開幕,不單是蔡仞姿繪畫之後的資料庫,更是她與自我對話的工作間,重新創作她過往最重要的裝置系列,指向今日。

1a空間的「廻‧顧」主要展出蔡仞姿由七十年代至今所創作的繪畫、實驗攝影及部分跨媒介演出的紀錄。
Para/Site藝術空間的「又,物聚」由黎肖嫻策劃,展覽會再現蔡仞姿的「沉溺」(1989-97)及「思前想後」(1997-98)裝置;並重寫蔡仞姿的演出藝術,主要再由一班城市大學創意媒體的同學以錄影媒體伸延演譯。

又,物聚是一次對香港視覺藝術家蔡仞姿的研究型回顧展,追蹤她曲折的創作歷程:由一位畫家到把「型態」解構掉;由對物料的挪玩到裝置藝術的構成;由攝影再到演出藝術;以及自身「中華」這沈重包袱的探索,走向觀念藝術道路上的掙扎。從蔡仞姿的作品中我們可發現以上種種的足跡,這不單是她在創作上追尋融合與文化處境的連繫,亦同時反照了香港視覺藝術發展史上的種種機遇和事件起伏之間的連絡。是次展覽不單展出蔡仞姿的舊作和有關她的文字,她亦為是次展覽重造一些舊作以打開現在與過去的對話空間。又,物聚並非一場總結過去的典型回顧展,而更為作為藝術家的創作提出好些問題。或許,是次展覽的研究過程、場刊製作、以至展覽籌劃的種種周旋也能為當今的藝術教育狀況帶出一些評論。

兩個展覽進行期間,都分別設有座談會。1a空間的「從蔡仞姿的跨媒介鍊歷說起∶本地藝術創作的多難」 (11月18日)以年青藝術家和藝術學院學生為主要對象。除了蔡仞姿本人的經驗談、個人心路歷程的敍述之外,還有客席藝術家和文化評論者即場對話,討論本地創作的機會與困難。Para/Site 的「蔡仞姿跨媒介鍊歷的網絡透視∶藝術評論、藝術史、藝術創、教育、策展的對流潛力」(11月25日)既回顧也前瞻。客席經驗藝評人、作者、策展人、藝術教育工作者將即場與蔡仞姿討論她是次的裝置重創作,從這個再創作行動出發,檢視藝術文化生態中的多元對流的可能性,前瞻本地藝術的延續發展。

展覽的回顧研究資料集(200多頁)[Re-]Fabrication將於Para/Site藝術空間開幕日(11月10日)同期發佈。

「《又,物聚》可以是一本獨立的書,卻刻意跟藝術空間(Para/Site)為香港視覺藝術家蔡仞姿進行的研究主導的回顧展「又,物聚」對話,以歷史探究加上資料展示鋪陳的方法,追蹤她曲折的創作歷程:由畫家的本位出發到繪畫「類型」的解構;由對物料的玩弄到裝置藝術的構成;由攝影走到錄像再進到演出藝術;從自身「中華」這沈重包袱的探索,走向觀念藝術道路上的掙紮。…
《又,物聚》希望做到的,是支取書刊的論述強勢、文字既橫行又兩度空間化展示的靈活性,去補充回顧展「又,物聚」那個強調此時此地、主動浸沐、身在其中的藝術參與性,延續思考想像的可能性。《又,物聚》和「又,物聚」期盼做到的,是呈現蔡仞姿、檢視她的藝術方法、藝術理念的實踐、時代胸懷的起宕的同時,提出好些藝術家創作的問題,誘發討論。」  — 黎肖嫻

牛棚書展2006

牛棚書展2006—書就是書

 

Dec 1, 2006 - Dec 4, 2006

@1a空間

每年一度愛書人不容錯過的盛事—由1a空間主辦、九龍城區議會合辦、信和集團贊助—第四屆牛棚書展將於12月1日至12月4日,於牛棚大本營開鑼。遠離人煙稠密的會展,告別湊熱鬧的人龍,牛棚書展為愛書之人提供真正的閱讀空間。

本屆牛棚書展以「書就是書」作為主題,回歸基本,讓「書」當上真正的主角,透過連串活動,如書癡夜話、牛棚書獎、絕版藏書展、動手造書等,令普羅大眾重拾閱讀趣味。本年度牛棚書展的精采內容如下:

  • 牛棚書獎:為推廣讀書風氣、鼓勵好書的出版,牛棚書展將於書展正式舉行前,舉辦首屆「牛棚書獎」,由牛棚書展委員會(評審顧問:馬國明、洛楓)及讀者網上投票,選出一本以香港為主題的好書,結果將於書展開幕當日公布並進行頒獎。
     

  • 中港台三地書癡大會—香港二手書店之旅、書癡夜話、民間善本藏書展:近年在中國內地,古籍善本和民國時期國書的收藏、鑑賞以至拍賣等等活動方興未艾,而收藏珍貴舊書亦向來是讀書人的愛好,有見於此,本屆牛棚書展推出重點節目:邀請中、港、台三地「書癡」,包括林冠中、傅月痷、謝其章、吳興文、陳智德、聯同讀者作一次香港二手書店之旅,在書展期間舉行「書癡夜話」,文流藏書和讀書心得,並舉辦民間善本藏書展,徵集民間珍藏善本,在書展期間設導賞員向觀眾介紹。
     

  • 「香港土著與世界公民」講座—「古蹟‧社區‧環保—香港歷史與香港人的身份重塑」、「本地保育運動—城市發展與本地公民社會的興起」:近年舊區重建與發展衍生怎樣的問題?社區保育是什麼概念,如何與香港的文化發展連繫?香港如何與世界文化接軌?香港會否被邊緣化?廿一世紀的香港將向何處去?書展期間將舉辦一系列講座,邀請學者專家發表意見,與觀眾一起討論。講員包括:馬傑偉、梁款、羅永生、鄭敏華、許日銓、金佩瑋、龔立人、陳雲、呂大樂、張炳玲、沈旭暉、陳家洛、張翠容。
     

  • 「書就是書」小型書展:精挑特色書商參與,展售中港台文史哲、社會科學、藝術、教育等等多種新書,有質素有誠意有空間,讓愛書人愛不釋手的書展。
     

  • 馬拉松讀書會:邀請不同文化團體輪流主持,連續兩晚舉行,透過不同主題,與讀者一起閱讀好書。參與團體包括:原創空間、字花、紅紅綠與《月台》、Kurbrick、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監察全球化聯陣。
     

  • 詩音樂會:詩歌與音樂的交流,不同音樂組合將演繹、誦唱本地詩人的作品。參與團體:廖偉棠& friends、飲江與艾歌、袁兆昌與阿希、陳子謙& Friends、Babyscream & Mit。
     

  • 造書工作坊:由年青家智海主持,教讀者自製另類書籍。
     

  • 書簽工作坊:高學長Scolarl Chrtistophe教讀者自製另類書簽。
     

  • 市民自由書墟及創意地攤:鼓勵市民自擺地攤展售舊書及特色精品,是每屆牛棚書展都大受歡迎的環節。超過三十個特色產品地攤,展示DIY工藝品趣緻小玩意及二手書籍,讓久違了的地攤文化,重現眼前。
     

  • 駐場藝術家@牛棚書展:多位本地藝術家,包括盧燕珊、黃志輝、蔡仞姿、魂游、香港作動,為本年「書就是書」主題,度身裝置展覽、演出,讓大家在浸淫書海之餘,提供另類創作啟發空間。
     

  • 開幕音樂會:由維港旗下歌手傾力演出,為書展劃上完美句號。

陌生人

陌生人

Dec 15, 2006 - Jan 06, 2007

@1a 空間

參展藝術家:Yoshiaki Kaihatasu, Takahiro Suzuki, Atsuko Arai, Shiro Masuyama
策展人:Shiro Masuyama

我們跟香港的交流活動不單純粹是在兩地舉行展覽,而是一項藝術家駐場計劃。每個日本藝術家將駐港一段時間進行藝術創作,在這短暫的日子裡,他們不可能以「居民」身份呈現,而是陌生人之類的身份。逗留這地可能只是觀光,他們或多或少將經驗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經驗是會轉變的,視乎著不同的藝術家,及他們處留的狀態。是次選擇的日本藝術家,特別善於跟環境溝通。我想,至今因個別原因他們仍扮演著「陌生人」的角色。

每個藝術家因出外參與藝術活動而經常旅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風格已改變。我希望,在計劃進行期間(雖是短期逗留),他們會受影響而創作出有趣的作品,而每個國家的「居民」對這些作品,也將會感到陌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