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low Up Chin vr
放大
Dec 22, 2000 - Jan 17, 2001
@1a 空間
策展人 ﹕郭家賜  
參展藝術家﹕ 李敏嘉、鄧源及邱慧琪

《放大》展覽是由郭家賜策劃的《學生藝術》計劃後部份,旨在深入探討流行青年文化。展覽材料之貼紙相由三位曾參與該計劃的英華女子中學的中五生:李敏嘉、鄧源、邱慧琪提供。


 
Behind the eyeballs Chin ver.
Behind the Eyeballs - 不用「看」的展覽
Dec 29, 2000 - Jan 18, 2001
@1a 空間
策展人﹕ 蔡仞姿、顏淑芬及程展緯 
參展藝術家﹕ 林嵐、林慧潔、陸叔遠、謝偉祺、黃國才及邱清娜

《Behind the Eyeballs--不用"看"的展覽》是一個嘗試與視障人士溝通的"非視覺藝術展",將所謂"缺陷"變成創作的起點,探討藝術非視覺性的一面,擴展創作 及展覽的語言。藝術工作者林嵐、林慧潔、陸叔遠、謝偉祺、黃國才及邱清娜與策展人蔡仞姿、顏淑芬及程展緯共同發展近一年的創作計劃。參觀者以蒙眼方式重新 經歷"視覺"藝術,主辦者也特地為公眾及失明人士團體及學校進行導賞。
 

非視覺藝術展
蔡仞姿(策劃人)

一年前1a還在油街的場地,那環境總很容易觸發很多另類思維。當時有數位視障朋友向我們提出:“你們會否有與趣作一個‘非視覺藝術展’ (non-visual art exhibition)?”因為視障朋友都很渴求有欣賞藝術的機會。

“非視覺藝術展”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意念。不用“看”的展覽的源起便是如此。創作的動力本來都是來自不同的藉口。

“視 覺藝術”一詞只是為界定創作類別而起的,但自從被廣泛運用,漸漸我們便將“視覺”與“藝術”當然地聯繫起來。“看”已被認定是感知藝術的主要渠道。實則很 多創作都甚倚重“視覺”這元素,其實這個“不用看”的展覽亦是一次完全關於“看”的事件,只是我們將“看”、“看”與“感知”、“感知”與“藝術”相互牽 連再來“看”一次吧。在籌備展出的過程中,我們有跟視障人仕一同討論,亦有作者們自我的討論,我們早意識到“看”有實質的層面亦有理念化的層面。“非視覺 作品”與“不用眼睛來看的作品”並不等同,如果我們只為照顧視障人仕而作,作品的形態可能跟以上兩個理念所演化出來的作品亦很不一樣。在一連串聚會之後我 們從“看”、“感知”與“藝術”的討論中牽引出很多問題。例如“看”是否是“感知”藝術的第一步?由“看”產生的感知其實也不可能是完整的。那麼“看不 見”的感知亦是不完整的,如此二者在“感知”上的缺失是否一定不同又或者亦有程度上的類同呢?這些都是很理念化的問題。不過當大家在熱烈討論過之後,我們 終於為這次展出再定出一個新基點,就是大家嘗試去製作一件作品,這件作品要使視障朋友與普通觀眾都能有“相近”的感知經驗。

眼球有毛病使 我們實質地“看不見”事物,但這“看不見”是否等同全失去“視覺感知”?失去“視覺感知”對欣賞藝術又會有多少缺失呢?慢慢地,我們這群作者最感興趣的不 再是只為有視力障礙的朋友而作出“非視覺”的作品。我們覺得每一位觀眾都可以嘗試一次“看不見”的經驗,大家一起來作一些經驗上的對照,所以這次展出我們 都安排觀眾先把眼睛蒙上,然後去“看”。

對我來說參展策劃都是一個探索與創作的歷程。今次歷程最有意義的是那數個討論的聚會。與視障朋友 的交流中,體會到另一個觸感世界。不過更紳入的思考應該是關於“藝術經驗”與“美感經驗”的詮釋。當然我們沒有甚麼定案,不過從展出作品中已顯示了對“非 視覺藝術”不同層面的思維。有作者舖排出“觸覺”與“感知”的差異。有作者從聲響引發起對習性與聯想間的疑問,有作者從“內視”這自我體驗的宗教感對主題 作出詩意式的表達。有作者將實質的景觀幻化為虛擬的線條,建構出一段觸覺風景。有作者採用最簡單的元素:震動的空氣、聲響來傳達他的抽象觸覺。
創作的動力有來自不同方向的藉口,感知與詮釋來自每人自我的體驗與思維。其中經驗的交流與碰撞是多樣化的。這個不用“看”的展覽是由“視覺”與“觀看”為基點,慢慢延伸出去… 直至我們都有很多其他的體會。
Expectations to expectations Chin. ver
Expectation to Expectation
Aug 31, 2001 - Oct 14, 2001
@1a 空間
策展人﹕ 林曉東  

參展藝術家﹕ 琦+蛇、甘詠雯、王權、周俊輝、關尚智、霍    棠、何依庭、陳雪寶、饒雙宜、蘇韻詩、阮偉霖、羅天樂、詹詠儀、鄧紹南、梁靜雯、彭麗桃、曹小怡   

嘉賓﹕ 榮念曾、蔡仞姿、曾德平、甘志強、何佩芬、何兆基、王無邪、梁文道、陳肯強、郭孟浩、 梁志和、王純杰、黃裕偉等

十三組年青藝術家,十三個獨立展覽,十三次對話活動,談談對藝術教育、學院、創作、觀眾的期望 ─ 藝術家在教育機制及藝術機制之間,究竟身處什麼位置?
IN-BETWEE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Exhibit Program on Independent Art Space Chin ver.
IN-BETWEEN: 獨立藝術空間國燄會議 – 展覽計劃
Oct 16, 2001 - Nov 18, 2001
@1a 空間
IN-BETWEEN: 獨立藝術空間國燄會議 – 展覽計劃
導言:民間主導與建制互動的力量

2001年11月香港牛棚藝術村正式開幕,早在大約一年前1a空間便開始策劃《IN-BETWEEN:獨立藝術空間國際會議-展覽計劃》,希望藉著聚會對「獨立藝術空間」作一些實際性的討論。

《IN-BETWEEN:獨立藝術空間國際會議-展覽計劃》是首次在香港的聚會。我們一共邀請了15個地區共22個藝術團體參與為期一天半的會議。透過是次聚會,各藝術空間已建立起聯線與網絡,其他的交流與聯繫陸續開展。

「In- between」應該解說為介乎二者之間;又可意會為有一點探索至另一點,正在實踐著一個未定形的理念;又或者是多於一種以上的形式與可能性。In- between可以是一連串而多於一的思考。相信很多獨立藝術空間也正處於 in-between的狀態,同時亦在探索著很多 in-between的理念。
獨立藝術空間在香港的歷史很短,首先關於命名已可以引出一些討論。「自主」、「獨立」、「另類」都是這類型藝術空間 不同的稱謂。其實他們不止於稱謂,每個名稱背後都是包含了不同的組織理念。經過11月17、18日兩天與會的討論,我考慮到選用「民間主導」或簡稱「民 辦」藝術空間作為一概括性的總稱,可能會更恰當。
因為民辦藝術空間在亞洲的發展與歐美及北美的都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及文化位置,九十年代是亞洲各 區域民辦藝術空間迅速展的年代。但北美與歐洲各地正跟隨文化政策、藝術潮流、市場與經濟狀況的起落產生了不同的轉變與反思。在兩天的交流中,我們己意識到 各地的「獨立」、「自主」和「另類」的藝術空間,已因應不同的文化境遇而衍生出種種其他的可能性與存活模式。他們如何存在正好反映了各地新文化的變動。有 些空間是全政府資助,有半資助,有商企贊助,有藝術家自資經營的,有商營與非牟利合作。在更新的潮流中,民辦藝術空間己開始扮演很不同的角色。他們未必只 是抗衡建制與藝術市場的自主組織,可以是新浪潮的催生場地,又或是一個實踐不同藝術家理念的試驗場。無論何種形式,這些藝術空間都是由政治建制之外的民間 力量組合而來,他們的砂形成,活動的進行與策展方向都是源自民間的自主動力。所以若以民間主導作為一個討論方向,更可透視出各地處於政治建制之外的原動 力。

藝術空間不單是一個展出場地,它是一個重要的「in-between」橋樑,從藝文工作者的聚集地到作品製作,到藝術策展,到藝術推 動,到藝術市場,還有觀眾的培育,評論與觀賞等等。一個藝術空間可以築成很多「in-between」的架構,這些架構並不是單一的,他們因應不同的組合 產生不同的效果與迴響,於是藝術空間就成為一個重要的中介體。這個中介體可以有形或無形去創建或左右創作,是文化生態中一個重要環節。

拓 展恰當的展出場地與關注策展的質素模式是1a空間組成的兩個目的。因為1a空間意識到缺乏恰當的藝術空間,正是香港現代與當代藝術發展上最大的障礙。其實 現代理念對悠久傳統文化會帶來背叛、反思與質疑,整個二十世紀基本上是傳統與現代思潮角力的年代。所以亞洲的政制文化對現代、當代或一切新的創作也是本著 質疑與抗拒的態度,中個的文化政策就更為明顯,香港其實也經歷著類似的過程。不過亞洲新生代的新文化實在走得很快,尢其踏入九十年代後,這一列不停站的快 車,驀然使各亞洲很多大城市,包括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新加坡、漢城等地都紛紛建設規模龐大的藝術館。他們都是由政府斥資巨資興建,用意是來標榜與刷 新各地的新文化氣象。同時在建立一個新的文化架構。不過藝術館文化畢竟新,而且源自西方,所以有些藝術館便出現不大對稱的運作模式。例如中國有些藝術館場 地是可以租的。香港藝術館是一所政府機構,成立之初其行政與運作模式都缺乏藝術應有的文化基礎。很快藝文工作者已察覺到政府的文化資源只在乎建立文化圖 像。創作者與迎文化所需要的資援與培養場地就只有自行發掘了。牛棚藝術村建立是香港藝術圈一重要參照,藝術村那股有機的與自由的氣氛,是一股不能被取代的 創作力。整個過程令我們體驗到民間主導與政制互動仍可以有很多可能性。這次聚會讓我們參考到藝術空間的各式組成的可能性。藝術空間會是一個可多方面發揮的 中介體。

當我們挪用牛棚、舊倉庫、舊醫院、酒吧等各式各樣場所藝術空間時,藝術創作場地是否更生活化與社區化?作品製作、展出、觀賞與觀眾的參與會否因此產生更不同層面的聯繫?這些相信是藝術空間繼續再發展下去且可再引申出來的新討論。
 
註1:獨立藝術空間只是一個暫時的名詞。


蔡仞姿
同步:生存之場所─中國與德國新媒體藝術展
同步:生存之場所─中國與德國新媒體藝術展
Dec 06, 2001 - Dec 23, 2001
@1a 空間
策展人﹕吳美純, Angelika Stepken
參展藝術家﹕ 劉偉、邱子杰、張培力、Thorsten Hallscheidt、Andreas Schmid及Erik steinbrech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