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進入程展緯的異覺領域
Y.man
2019至2021當下,對很多人來說都好像是凝固了的時空。不論是疫情的新聞畫面、人際話題的要 點、或是官方的定點發布... 內容都是複複,揮不過去。走進程展緯於北角Para Site 展出的 「母體錯誤」時空,就更體會出一個如此壓縮了的情境來。
在看似可選擇的情況下,一開始照著藝術家程展緯的規定,只穿右鞋就進入了一個千多呎之活動空 間。這個場域被程氏和牆上的多個鐘面,界定成5:59與6:01之間且不斷置的時間國度。當中在地 上無定向的手繪影子和牆上並列於水平線的素描物,都無意間打亂了觀眾的腳步,讓你穿梭於看似 不帶相干的展品組合中,同時伴著當下雙腳的冷暖,實令人各方各面都不覺自然。
進場不久,就會發現展品中很多是清潔用品,及帶有基督宗教相關概念和元素之物件。由於宗教元 素亦同被運用到電影“Matrix”內(如聖經內的名字、揭頁式查閱、生死之理念、複的自潔、信念教條化等),當展題觸及“母體~Matrix”,而程氏本身亦為一位教徒,把以上元素在展場中再現亦可 視為是理所當然的。面對着宗教議題,從他以前的個展中亦可觀察得到,一如既往實行着他在年⻘ 時錄音訪問中所表示過的志向~不願把宗教符號直白照搬;免讓他心中的理念太樣板化而變得空洞,所以點到即止。
場中展示的組合中,實多為現成物(Ready-made)組成,它們的視覺造型基本就是日常能遇見的,單靠現場的互動和觀察,往往只能從觀者的角度與經驗去領悟,不易跟上作者的本意。若要準確拿捏作品的展示意圖,最方便的途徑,唯得依賴作者本身的文字表述去理解,配合現場特定時空情境,作品本身才算完成。
藝術家就是把常規重新定義的人 而所謂~靠作者的表述去理解作品,不需誤會帶有能力上之貶義,點是這個表述目的不是用來事 後自圓其說,而是創作意圖先於表述。藝術家程展緯的創作意圖往往基於他發掘出來一些定義,新 的定義就帶來了事物不一樣的基礎。藝術家自己就是把常規新定義的人,帶來作品發展的可能。 而程氏已是一位被認同多產的本地行為藝術家,他的個展甚頻。他由1998年藝術碩士畢業後,初期關注物料形式之實件創作,發展至現今著於概念行為創作,要將他近年的創作放入有限空間的展覽場地,並以固定形態作出展示,實在是本質上的不同類而不可行。於是,他採用“紀念碑”的概念 去盛載他的創作。在現場中出現的現成物,就是透過他創作前的定義而被聯繫上,再組合成群展示。
透過程氏的視覺詞彙去理解他當下領悟之生活逸事
撇開展覽主題後,是次展覽基調其實就是程氏的創作紀事年度展,但又不純粹全部的重復再次展示。部份展出錄像和畫作,記下了當今的程展緯再次演繹往年自己在歷史中的行為創作。是程展緯意圖運用程氏的視覺詞彙,讓觀者去領悟程展緯,作對比下發現其意義已有着今昔之別。
再說“紀念碑”的出現,都是他有意識地選擇,選擇把藝術家自己的內在世界和經歷了的外在世界, 納入其個人藝術生命檔案中。結果,觀眾可從中以“史”之角度,去觀察得到更大的外在世情變動 痕跡,程氏就這樣為“正式”的檔案世界加多了切入點。
題外話時間,在我看來,數字在今次展覽中亦是十分要的要素,無論是在是次中直白的展示,或是隱藏於程氏的創作歷史及各期年展中... 1997, 1998, 2014, 2019, 2020... ,畢竟藝術家已臨「入伍」年紀,回望可有感觸,有待觀之。
總結今次於展場中得到的吐槽感,總是來自進場時的“不日常規定”。套用是次展題的設計,我在這裏借用,向某某計劃這類 “異覺領域”世情的,跟程氏向其表揚一次 「媽的錯誤,為此送出XXXX」。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