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視覺藝術評論人培育計劃】 評論文章已刊登於立場新聞!

香港視覺藝術評論人培育計劃

一 個 為 尋 找 視 覺 藝 術 評 論 人 而 設 的 培 育 計 劃

以獨立藝術機構為本,透過參與策展人及藝術家的專業導賞、專業藝評人講座及寫作評閱,鼓勵本地視覺藝術評論發展。本計劃與立場新聞合作,在網上平台發表藝評,營造本地視覺藝術評論生態,培育新一代藝術評論人。

  • 計劃將招募30位新鮮藝術評論人,不需任何藝術教育背景或經驗,任何年齡與背景的視覺藝術愛好者一概適合

  • 成功報名者將安排參與4個由專業視覺藝術工作者/資深藝評人主講的分享會,並於四個月內觀賞四個本地視覺藝術展覽,撰寫四篇400-1000字評論文章

  • 專業視覺藝術工作者/資深藝評人將評閱參加者的文章並且提供評語,優秀作品將會於立場新聞網上平台刊登

歡迎16歲或以上,對視覺藝術評論寫作及視覺藝術愛好者參加。 費用:港幣$200 (包括四堂講座); 港幣$80一堂 媒體夥伴:立場新聞

**優秀作已刊登於立場新聞網上平台:

https://goo.gl/gqP9cX

評論文章 (目錄)

七月(7月22日下午3時-5時):張煒森 主題:由好奇/評論 到 評論/好奇

消費與文化的角力戰:談《第六屆藝遊鄰里計劃:九承九》

撰文:小青

喘息空間:香港當代藝術展

撰文:許軒琳

嚴瑞芳的回歸三步曲

撰文:曾慧明

設計被城市定義,還是重新定義城市——從理大設計年展2017看我城的美學

撰文:萬庭暖

評祈大衛 (David Clarke)《1997年6月31日》計劃

撰文:謝傲俊

談「何藩:鏡頭細訴香港光影」

撰文:Matsumoto Mitzi

天花亂聚,聚什麼?

撰文:陳誠勇

「第六屆藝遊鄰里計劃:遊園誌」

撰文:張靜頤

藝術作品與工藝 —— 談《九乘九》展覽

撰文:Kaho

M+ ─ 那來自03年的廣東快車

撰文:Grace Tsang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Instagram Social Icon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