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藝術及文化管理人才培育計劃》
1a空間即將主辦《青年藝術及文化管理人才培育計劃》,並邀請到多位資深本地藝文界工作者主持一系列講座。由12月18至22日,一連五日的講座將會帶領參加者深入各個香港藝文機構其中,與不同藝術行政人員以及獨立藝術機構創辦人緊密交談。計劃將聚焦於九龍城區,並將探討到新媒體、社區藝術行政以至傳統工藝保育等多個主題。
【第一部分:新媒體藝術行政】
►講者:錄映太奇節目經理梁安琦(由錄映太奇節目統籌陳嘉欣主持) ►日期及時間: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下午5時 ►地點: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牛棚藝術村13號錄映太奇 ►語言:廣東話 ►對象:歡迎公眾參與,活動費用全免(18歲以下參加者必需填寫監護人資料) ►參加方法:請到 https://forms.gle/xB7ThQF1323MtXKJ7 填寫網上表格,報名處理後我們將會以電郵通知,到時參加者回覆該電郵,以確認預約。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新媒體藝術作爲一種新興的藝術領域,其藝術形式和風格之所以難以定義是因爲媒體藝術著重以新科技持續進行創作的過程,當中不乏利用3D打印和生物科技等新媒體技術創作的藝術品。當新媒體是一種不斷發展和變化的藝術形式,新媒體的藝術行政工作會是什麽呢?而新媒體的藝術行政人員又應如何回應新媒體藝術的跨領域性?
錄映太奇的梁安琦及陳嘉欣將會深入討論新媒體藝術行政的特質及其面對的挑戰,亦會分享擔任藝術行政人員所需的技能,並就如何發展這些技能提供具體建議。
錄映太奇為一間駐香港的非牟利藝術團體,專門推廣、創作並保存橫跨不同語言、形式和媒介的錄像及新媒體藝術作品。自一九八六年成立以來,錄映太奇從最初的錄像藝術家聚會,日漸發展成為今時今日的國際媒體藝術網絡,鼓勵媒體藝術家透過其跨領域的藝術創作和交流平台去探索、研究並關注社會上各項與民生、文化及歷史息息相關的重要議題。
【第二部分:公共藝術行政】 ►講者:藝術到家行政總監陳佩玲(由藝術到家項目統籌鍾靖琦主持) ►日期及時間: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下午5時 ►地點:香港九龍土瓜灣道94號美華工業中心B座12樓B7室 ►語言:廣東話 ►對象:歡迎公眾參與,活動費用全免(18歲以下參加者必需填寫監護人資料) ►參加方法:請到 https://forms.gle/gw711wZyHujr8bdH6 填寫網上表格,報名處理後我們將會以電郵通知,到時參加者回覆該電郵,以確認預約。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藝術到家行政總監陳佩玲將於講座中概述香港社區藝術史上的一些關鍵時刻,並以對談的形式,分享其作爲藝術家與社區藝術行政人員的職業生涯,討論藝術家與社區合作的可能性。
「藝術到家」有限公司於2014年註冊成為慈善團體,為民間非牟利藝術組織,致力流動地在香港的戶外或公共空間策劃藝術活動和展覽,將藝術帶入社區各階層。
【第三部分:非商業獨立藝術空間管理】
►講者:何穎琦,Kay Mei Ling Beadman及吳國凝 (全為Hidden Space的共同創辦人)
►日期及時間: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下午5時
►地點:香港葵涌華星街8-10號華達工業中心A座16樓06室
►語言:廣東話
►對象:歡迎公眾參與,活動費用全免(18歲以下參加者必需填寫監護人資料)
►參加方法:請到 https://forms.gle/FM7oUMUbQgmMUoYL6 填寫網上表格,報名處理後我們將會以電郵通知,到時參加者回覆該電郵,以確認預約。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近年來,當代藝術彷彿已成為財富、奢華和特權的同義詞。但這就是當代藝術嗎?當代藝術行業的主流理解還缺少了什麼?我們能在哪裏找到和接觸到一些仍未包裝為商品的藝術創作?
這次講座邀請到三位藝術家暨Hidden Space的共同創辦人何穎琦,Kay Mei Ling及吳國凝分享她們對於本港藝術生態圈的理解,以及作爲藝術家與獨立藝術空間創辦人的經驗,為年輕藝術工作者或有志投身本行業的年青人提供藝術和文化活動策劃的新角度。
Hidden Space始於2017年,是由三名藝術工作者何穎琦、Kay Mei Ling Beadman和吳國凝成立的非商業獨立藝術空間。Hidden Space主要支援藝術家和策展人在非商業、非機構的環境中呈現實驗性的裝置與表演藝術。這個空間隱藏於葵興的一所工廠大廈中。
【第四部分:藝術裝置與製作業營運】
►講者:黃振欽和余琦琦 (點子藝術創作創辦人)
►日期及時間: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下午5時
►地點:觀塘偉業街146號美嘉工業大廈11樓E室
►語言:廣東話
►對象:歡迎公眾參與,活動費用全免(18歲以下參加者必需填寫監護人資料)
►參加方法:請到 https://forms.gle/WGywW3HRGevq8eKq9 填寫網上表格,報名處理後我們將會以電郵通知,到時參加者回覆該電郵,以確認預約。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隨著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公共藝術機構和商業畫廊在香港開業,對專業藝術技術人才的需求在過往幾年間急劇上升。許多對藝術充滿抱負的藝術家或年青人視這種職業為參與藝術世界的另類模式。藝術家暨點子藝術創作創辦人黃振欽和余琦琦將於講座中分享他們如何開展其藝術創作生涯。參加者更可於講座中參觀其工作室,認識有關此行業的第一手知識和了解藝術品安裝方面的知識及經驗。
始於2013年,點子藝術創作團隊由藝文界的策展人和製作人組成。多年來積極參與及製作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和展覽。團隊運用創意和專業,創造平易近人的藝術體驗,以傳遞藝術不離地的理念。曾為西貢區社區重點項目計劃《將軍澳風物汛》展覽顧問、聯合策展及製作一個以繪畫誇越性探討人、物、地的展覽《借來的人》,以及位於藍田綜合大樓一至四樓玻璃外牆公共藝術《神龍,再見!》製作等。
【第五部分:傳統工藝保育】
►講者:草途木研社創辦人翁泳恩(由草途木研社成員Arthur主持)
►日期及時間: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下午5時
►地點:九龍土瓜灣落山道108號志昌工廠大廈6樓A室
►語言:廣東話
►對象:歡迎公眾參與,活動費用全免(18歲以下參加者必需填寫監護人資料)
►參加方法:請到 https://forms.gle/P5ydASAeNAZYxBMZ6 填寫網上表格,報名處理後我們將會以電郵通知,到時參加者回覆該電郵,以確認預約。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草途木研社創辦人翁泳恩將分享她從台灣學習木工至成立草途木研社的經驗及藝術生涯。講座將由由草途木研社成員Arthur主持,探討如何保留傳統手工藝,如中國木製品等。近年來,草途木研社致力利用傳統和現代的木工技術升級再造樹木或木材廢料,創造具功能性家具。翁泳恩亦會就藝術對環境的責任的議題,探討當今創意產業如何以創意的手法融合傳統手工藝,及對有興趣投身與此行業的年青人作出建議。
研習工匠與手藝,人與樹木,當中有著許多未知和無限的可能性。在香港從事木藝,就如走在長滿野草的路途上,草途木研社不斷撥開高高的野草,一路前行和探索。向樹木和工藝學習,彷似看見整個世界如何運作,於是我們傳承被遺忘的工藝,珍惜被忽略的資源,讓木工藝成為手裡的工具,改變我們所關注的現在和未來。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