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淺談:宗教與當代藝術的微妙關係

方稱


宗教與藝術是現今社會不可或缺的兩個文化形態,兩者都源於生活,亦同時反映當刻社會情況。宗教追求超自然的力量和自己文化信仰修養,同時又在當中建立了一整套的神靈系統。而藝術則以自我修為為本,追求自身的理想主義,以及用創作的方式回應社會。雖然兩者所追求和表達的方式都不盡相同,但兩者都是運用了想像力,是他們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宗教藝術主要運用形象化的圖畫來強化宗教的崇拜對象,通過具體化的呈現,宗教的思維才能夠更易被普羅大眾所接受。而宗教通過藝術的形式表現,從而達到宣揚宗教的目的。


當代藝術則是比較着重於自我情感的表達,通過藝術家對各種文化的了解而創作出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套語言。而這套語言同樣需要有鮮明的形象,才能夠引起共鳴,可以藉此將觀眾和藝術家的情感連繫起來。


宗教對藝術的影響不不僅表現在題材話內容當中,同時也影響了藝術家的審美觀念。通過藝術家對宗教的理解,令到宗教思想滲入到作品之中,是藝術家藉着宗教作為情感的外在轉化。


在各個宗教中,佛教是其中一個影響藝術家的宗教之一。在當代藝術的創作中,經常透過符號或圖畫的象徵手法進行敘事的解構與重組,而佛教主張觀自在,主張以人的自身力量和智慧去觀看事物。這與當代藝術的創作手法在某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同樣以自身的思想去表達藝術家的視界。而藝術家的獨特性與創作概念在這是就會得到最大化的表現。


台灣藝術家石晉華是少數的觀念行為藝術家之一,他以《走鉛筆的人》在同一面牆來回行走,同時以鉛筆在牆上留下線條。原本的白牆也因被鉛筆繪畫的線條所覆蓋成為黑牆,這是他為自己和別人的修練:當他行走時的同事他在仲唸心經和懺悔,在視覺上留下了精神的軌跡,把人生的經歷都化作成為線行走在藝術當中。


中國藝術家倉鑫質疑攝影作為主要媒介,作品《聖符》系列把圖形和圖案的表達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表達在某程度上人對於不可見的事物都會存在著好奇,而他在作品所揭示出的意念,其實都是以人為出發點,對某種藝術觀念的探討。


香港藝術家韋邦雨作品《A rthythm of landscape》則以一種近乎苦行的方式繪製抽象的風景,這種帶有地域性特徵的個體信仰反思宗教與人的關係,而這種關係也同時造成一種文化象徵。


從一個相同的宗教來看,即是是同一個宗教理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語言下都能產生不同的藝術表現,從以上三個地方的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風格,所想表達的意思都完全不同,這種意義在日復一日的時間中不斷被重塑,從而令到宗教和當代藝術存在着一種互相牽引的關係。然而,宗教和當代藝術在現今都被分類成兩個不同的獨立文化,但是兩者有互相影響,共同推進着彼此的發展。

コメント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Instagram Social Icon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