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的韻律 — 「延綿之軀:謝景蘭藝術展」
Syche
自2017年起的「道無盡:方召麐水墨藝術展」我們了解到欲要登峰必有路的巾幗倔強氣派、2018年的「春之歌:潘玉良在巴黎」我們看到東方女子奔放的異國風情、再來2019年的「萬象之根:周綠雲繪畫藝術展」呈現出以女性之軀如何在暗湧之中找到據點。以至今年,為當代藝術家謝景蘭的百歲誕辰,而剛剛四月開展的「延綿之軀:謝景蘭藝術展」則已經是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二十世紀中國女藝術家系列」之第四部曲(2020年停辦),亞洲協會「二十世紀中國女藝術家系列」多年來為我們介紹了各個經歷戰爭災難的中國女藝術家如何利用藝術創作處世,這次我們又可以從謝景蘭的畫作中看到一番怎樣的風景呢?
謝景蘭是次展覽中一共展出了32幅畫作,以及其他跨界藝術的文獻資料,並且以謝景蘭創作生涯的前、中、後部劃分成三部分展廳。
謝氏早期的畫作受到西方的抽象派影響。謝景蘭的第一任丈夫趙無極曾說過,西方的所謂抽象,就是你莫名其妙,但妙在其中,每個人看出來的感覺都可以是不一樣的。 在這鼓中西融合而成的「不定形藝術」(Art Informel)作風下,謝氏的畫作亦如前夫作言,作品多以無拘無束的筆觸作為其藝術語言。畫作中我們不會看見刻板的構圖,反而能夠看出謝氏將中國書法中快速隨性的揮筆,融合在西方抽象無定向的風格同放在自己的畫作之中。就如《隨風飄逝》這幅雙聯作中,謝氏在粗厚顏料上刮上的線條有如神形兼備的舞步,堅定而有力量。而《光影鬥 語字戰》這幅的黑白相間、陰陽對立卻又相輔,透露出緊接她下一個時期的畫作重點 — 道家宇宙觀,更令人聯想起呂壽琨的《禪畫》,漆黑一片的渾沌感,有如天地萬物之初生,無形無相卻震撼人心。
《隨風飄逝》(1968) 擷取自亞洲協會網站
圖左為《光影鬥 語字戰》(1963) 筆者自攝
謝景蘭中期作品的部分,策展人特地以淺灰色的牆身襯托出當時謝氏用色較為粉嫩的畫作。在1965年時,謝景蘭曾暫停繪畫一年,並開始鑽研道家思想。在她再次執筆繪畫的作品已經與前期的作品有明顯的分別,或許快速的線條依舊,可以呈現出的的意象卻是更輕更温柔。《常春藤,岩石和月亮》以中國的山水美學,繪畫出山脈之氣派﹐卻未有使用傳統中國山水畫中的皴法,去表現出山體的質感,反而用自己疊砌成的墨塊構成連綿不斷、有起伏的山巒。《行於高道》則很有南宋時期的特色:重留白,「馬一角、夏半邊」﹐虛實相生。謝氏以輕巧以幾掃筆觸就營造出山水分間、廣闊無垠的景象,可以反映出她當時愜意空靈的心境。謝氏在1970-1983年整個時期的畫作都表現得靜中帶動、動中帶靜,筆觸的韻律感變得輕盈,可見藝術家在紛亂的局勢下了悟到變幻原是永恆的真諦,因而變得豁然開朗。
常春藤,岩石和月亮》(1969) 擷取自亞洲協會網站
《行於高道》 (1979) 筆者自攝
回歸抽象,脫離山水,是謝景蘭後期作品的重點。《向埃德加·瓦雷兹致敬》中的埃德加·瓦雷兹(Edgard Varèse)是指法國電子音樂之父,他們的關係亦師亦友。作品是紀念埃德加·瓦雷兹逝世二十年而繪畫的,畫中的沙漠正正就是他們首次碰面的音樂會主題。謝氏利用對光禿無盡的沙漠之想像創作成山水畫作,利用油彩棒刮成碎片,再使用平塗技巧,營造出沙粒真樸的感覺,加上作品沙漠之中的甘泉和謝氏一貫有如舞蹈般律動的筆觸,我們再次可以在她靜止的畫作出感受到變化萬千的節奏。《給生態學者的綠色鈔票》和《金合歡起義》都以鮮嫩的翠綠色為作品基調,構圖風景均來自謝氏與范甸南後來在1988年移居到的南法金合歡填。大自然的明媚風光加上大半生的經歷,內化了謝氏的創作靈感,自此她畫作之中的細密筆觸和潑濺的創作技巧更顯她歷練成果。
《向埃德加·瓦雷兹致敬》(1985) 筆者自攝
《給生態學者的綠色鈔票》 (1987)
《金合歡起義》1994 擷取自亞洲協會網站 擷取自網上資料
創作者的身體往往與作品有著分脱不開的關係,觀眾總能夠在謝景蘭紙本媒介的創作中,感受到渾然天成的韻律節奏感和她自由率性的精神內涵;同時亦能在謝氏的音樂舞蹈表演中找到畫作中行筆的力量與氣派。謝氏個子並不算太高,回顧展場上偌大的畫作,則可想而知她每每也要用整個身體的姿體擺動去揮筆。有傳她在巴黎的日子,就是在她的第二任丈夫范甸南父母家洗衣房的地上創作,而展覽中的唯一一幅無題手卷更顯出謝氏巧妙利用富有層次感的線條和暈染營造出氣勢與空靈交接的磅礡氣氛。展覽中的展示的排練影片名為《氣功之舞》,看著她每一下強而有力的踏步和舞動手勢,再回看展覽之中謝氏各個時期的水墨畫作,均可反映出謝景蘭作為舞者、音樂家、畫家三者於一身的「綜合藝術家」,每個創作面向都滲透出同出一轍的律動感,充分體現出是次展覽之名 —「延綿之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