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地址,找不到路
Xavier
由1a space舉辦的藝評班剛在⽗親節上了最後⼀課,本⽂為最後⼀份功課,決定從個⼈經驗出發,回顧過去數⽉接觸本地藝術圈時遇上的困難。在這之前,先說⼀件有趣的事,藝評班幾乎每次的上課地點都不同,⿈⽵坑的SC Gallery⼂錦⽥永隆圍的1983⼂⼟瓜灣的Art Together等等。不希望遲到的我總預留時間找路,找著找著便迷路,好幾次都是順著google map找到了那幢⼤廈,但看不⾒⾨⼝,只好繞著⼤廈尋找⼤⾨。某次迷路時,發覺當下的處境正好是我接觸本地藝術圈的寫照。
為什麼接觸本地藝術存在困難?在我看來,其中⼀個原因是不能親⾝經驗藝術家過往的作品。⼤多數的視覺藝術作品不像電影,能夠被複製,同時存在於世界各地。如果我對某位電影導演感興趣,可以很容易地在網上欣賞他的過往作品,視覺藝術作品則不同。雖然現時有很多圖⽚和⽂字紀錄,不少展覽也設有虛疑實境遊覽,⿎勵觀眾不⽤親⾝到現場,但不論拍攝者或作者如何客觀地紀錄,觀眾看到的總是某⼈眼中的作品,⽽不是作品本⾝。即使有些作品會被重新推出來展覽,但都是鳳⽑麟⾓。沒有第⼀⾝經驗,感覺很難說出⾃⼰看過那些作品。當欣賞⼀位藝術家的過往作品有難度時,順著脈絡去理解他的最新作品則難上加難。現時有很多藝術家分享的講座,⾃⼰最近也參加了不少,好幾次主持都說「相信⼤家都很了解XXX,我們直接入正題吧。」⾯對這種情況,只能在開始前盡量尋找資料和藝評,認識別⼈眼中的那位藝術家。
雖然藝評提供不了第⼀⾝經驗,但令我在初接觸藝術時省了不少⼒氣。藝評⼂講座⼂⼩書本和訪談短⽚都有導讀的作⽤,好的就像⼀個展覽解說員帶領觀眾⼀步⼀步去認識和欣賞作品。⼀些入⾨級⼂給新⼿,介紹藝術家或展覽的⽂章和活動是存在的,⽽且數量也有很多,提供⼀個清晰的欣賞⾓度讓⼈參考,⼀些展覽的場刊或⼩冊⼦,以及作品旁邊⼩⼩的解說⽂字都有相同的作⽤。藝評⼈阿三(藝評班的導師之⼀)每個⽉都會整理本地的藝術展覽,列出⼀份清單,相信幫助了很多像我這樣的新⼿觀眾,可⾒在導讀和獲取資訊⽅⾯幾乎沒有⼤問題。⽽運⽤理論,資料豐富,實打實的藝評亦同樣存在,但那些⾼⼿級藝評不是給⼀般觀眾看的,⽽是給藝術圈內的⼈⼂相關學術背景或有藝術根底的⼈看的。問題在於缺乏「中級」的藝評,「中級」藝評是指那些⽂字由淺入深,不會預設讀者有⼀定背景和知識,不介意由頭開始,從藝術家或作品背景談起,再逐步分析作品和帶出個⼈看法。⽤到學術字眼⼂專有名詞或inside joke時提供⼩註䆁,不會⽤「眾所周知」⼂「⼀如既往」等字眼,亦盡量避免使⽤較虛、多義的詞。最重要是令讀者沒有藝術難以理解,永遠不會懂的感覺。⽂章最後推介相關的藝術家⼂作品或書籍則更好,使讀者可以知道如何接著下去,⽽不會出現有了地址,找不到路的情況。
話雖如此,不論有沒有親⾝經驗藝術家的過往作品,或幫助新⼿過渡的⽂章,喜歡藝術的⼈⾃然會想盡辦法去接觸,鑽進去。只要繼續去遊展覽,參加講座和閲讀藝評等,總會找到進入藝術圈的路。回想起上藝評班的經歷,我多數會早點到現場,但我不會主動敲⾨(個⼈性格),⽽是站在⾨外等待。因為我知道只要在⾨外待上⼀段時間,⾃然就有⼈為我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