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藝術找到自處──人與自然的關係「開講!從版畫轉至岩彩的途跡 | 鍾大富 Art Talk | Chung Tai-fu」講座回應

Tracy


是次「開講!從版畫轉至岩彩的途跡。」的分享中,鍾大富(下稱大富)強調自己是以長者的身份(按:大富於2021年申領長者卡)向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及創作經驗,這樣便可抽離自己對作品仍未滿意的執著。他在開首時扔出兩個問題:我只是一個版畫家嗎?我的作品真的如藝評人所言是東洋風嗎?


這兩個問題似乎是對他人的質疑,與其說是質疑,倒不如說是對自身創作的回望,除去創作形式及風格,或許我們可以從大富的作品中看到他如何看待自己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



一切源於生活


大富畢業於中大藝術系油畫主修,早期作品以報紙為題,攝影般寫實的繪畫模式在此開始,畢業後以水彩、素描等擬真地繪畫玻璃、金屬、石頭等物件,他不違言作品很刻意,設計意味很重。隨後他在香港藝術雙年展(素描)獲獎,後來得到日本(文部省)獎學金到東京藝術大學跟隨中林忠良修讀版畫的研究生課程。


在日本留學期間,他的創作題目由當時絕冷及寫實的報紙、玻璃、金屬,改為櫻花、白鴿,而石頭亦從單純的外表描繪,改為碑文,配以漢字呈現;至後來「太空人」時期的蘭花、候鳥(按:早期香港移民潮下,部份家庭的配偶或子女在外國生活,父母其中一方在香港工作)。


他創作圍繞的主題所乘載的個人特質很明確卻又很隱蔽。或者可簡白地說作品作為他個人經驗的載體,當中他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線索更值得我們留意,而這種探索式的連繫,亦指向了他現在醉心的岩彩創作。一種審視自身作為大自然一份子的自處,以及樸素誠實地回到大自然的崇高性中,當中不缺實驗性的嘗試,以及創作時既堅持且豁達的心境。


以版畫作紀錄


大富在研究生課程畢業時創作了一套八幅的版畫集,作品分別展示他所習得的八種版畫技巧,可以看到他對試驗、解難、紀錄的執著,其中一幅很明確地看到他與白鴿,自然之間的互動。


他以軟臘(Soft ground)塗抹在金屬表面(按:軟臘蝕刻法是凹版畫技法之一。軟蠟柔軟帶有黏性,所以能夠留下物料細微獨有的紋理),將其置放於東京上野公園之內(按:公園鄰近東藝大,是一個賞櫻及餵鴿勝地,部份作品亦以櫻花入畫),靜候白鴿經過。可惜白鴿有其習性,並不會經過陌生「地板」,所以只好在板上撒上爆谷,大富說這次成功緣於一隻「傻白鴿」貪吃啄食,其他同類才放心相繼進食,所以畫面的線條和色塊,分別是白鴿的腳印和鳥喙的痕跡。


他以版畫作為載體,將白鴿進食的習性、動作一一記綠,當中將流動且連貫的時間置於一個三角形的畫面上,當時他畫上幾條線條視為自己參與創作的一部份,這個刻意界入的想法很羞澀,也許從來人與自然的關係亦如是,刻意強調自己作為一員,殊不知一早已在其中。


從平衡中自處


大富早於日本留學時旁聽日本繪畫課,習得繪畫的基本方法及貼箔技巧,後來到中國追溯岩彩歷史,嘗試以當地的礦石研磨屬於該處獨有的色土,而他亦將「香港」入色用作創作。


儘管稱為顏料,但岩彩其實不溶於水,塗抹在畫紙表面的是不同大小的微粒。微粒本身與金銀箔一樣具折射性,畫面會因應光線、畫面的用色、周遭環境的色調、觀賞角度不同而產生變化,更甚會出現全黑或全白的情況。在這種不確定性下創作,要處理的不再是單一的角度,而是它不可控及不可準確預測的可塑性及趣味。他認為這種特點與水滴正好相同,以大自然的用色繪畫(呈現)大自然,它既作為一個形態獨立存在,但同時亦為其他物件所呈現。


這種主體客體之間不可分割且並存而平衡的關係,或許見證了大富的作品轉變,他笑言不知是否年紀大會喜好花(繽紛)的顏色,(作品)由黑白轉為較明亮的用色。從早期的精準、絕對、機械般的寫實繪畫風格,轉至自然、平衝、融和的視覺表現,當中豁達且浪漫地借以藝術經驗體驗生活、回應自然,從中找到自處的方式。大概是繞了一圈回到基本,一種自身與物料之間的關係,與自然之間共鳴而生的領悟。





(圖1及2:早期的油畫及素描作品)



(圖3:一套八幅的版畫集其中的一幅:白鴿的紀錄)


(圖4:第一幅對自身岩彩技巧感到滿意的作品,以水滴為題)






開講!從版畫轉至岩彩的途跡 | 鍾大富 Art Talk | Chung Tai-fu

https://youtu.be/BPzWHkG2Xbg

Yorumlar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Instagram Social Icon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