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媒體與實體:張施烈個展《虛空》(Kokuu)

Kelly


身於網絡與社交媒體盛放的年代,我們很容易在網上看到世界上各種藝術家的作品。尤其是在這個比較不便出門的時代裏,我們有時甚至會以相片代替親眼看作品的現場體驗 。 同時,我們在疫情期間也見到博物館美術館和藝術展等tastemakers開始提供各種各樣的虛擬展覽。到底這種近年開始盛行的虛擬展覽和社交媒體上的分享對藝術鑑賞有怎樣的影響?


這個問題令我聯想到前陣子看本地藝術家張施烈在大館Touch Gallery名為《虛空》 (Kokuu)的個展 ,創作延續藝術家環繞著空間作出各種探索的延續。我去看這個展覽之前,從社交媒體上看過相關圖像,對該展已有一些基本的印象,但到了畫廊看到實體作品以後的感覺卻和預期不太一致。


張施烈近年大部分的油畫都是以啞光為飾面。這些作品在網絡圖像展示出來的效果普遍都較為突出,即使在熒幕上也能夠清楚地看到其用色、對比和質感。相反地,他較少見的亮光系列作品在網絡圖像上的展示效果則比較遜色。然而我在現場見過亮光系列作品,遠比網絡圖像裏所看到的更有氣氛和意境:我看到的是更立體、更有質地和光暗有明顯對比的作品。這個現象出於一個基本物理原理,就是光面本身會反射光線,因此只要在有照明的情況下就會比較難以清楚地鑑賞,亦增加拍得與實物相近的難度。這類作品的「上鏡程度」理所當然地不及啞面的作品,可能亦因此啞色系列作品在社交媒體上獲得更高的曝光率,所以我希望藉此為世界上那些「不上鏡」的作品做個平反。 張施烈近年作品圍繞著光與影的實驗, 在畫布上捕捉深思熟慮地創造的空間裏的某種時刻,並帶出一種獨特的建築理性、感性和禪意。這次個展《虛空》和他以往的作品一樣,總會令我聯想到日本的侘寂美學(wabi-sabi),所以這次個展用日語中意為「空」 (Kokuu)的一詞為主題也並非巧合。像他去年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的一個群展中畫了一個名為Hikari的小系列,主題意思為日語中的「光」 。另外, 張施烈作品在執行上亦非常具有日本哲學的意味,從中突顯藝術家本人是一位完美主義者:繪畫的每一層都以一種近乎痴迷的方式去不斷完善直到無瑕,細微得從一條幼細線條也能看到出其精心繪畫的多層色彩。同時,從張施烈去年在Rossi & Rossi長達兩個月的駐留期間,我發現他為了追求作品的真實感會建造木製模型來為光、影和空間方面構建基礎,從中再次見到藝術家對細節一絲不苟的完美追求。這些幕後發生的種種細密工序為以藍色和橙色為主色的《虛空》系列成功地捕捉到一種安靜、帶有詩意和治療性的狀態,卻有時會從其虛無裏散發出耐人尋味的一絲憂鬱。


經過一段時間的欣賞和分析,我留意到自己在張施烈每個系列裏,都更喜歡較細小的作品。我曾經都百思不得其解,直至到有一天突然開竅,意識到畢竟在巨大的畫布上捕捉如此細緻和感性的時刻並非易事,而且某程度上畫布的尺寸與表達各種情感也存在一些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又可以從看電子熒幕上的藝術品得到這種領悟嗎?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疫情席捲全球,我留意到香港藝術圈有個趨勢,就是越來越多一些以往比較少展出本地藝術家的商業畫廊都不約而同開始注意香港本土藝術家。這些畫廊除了利用自己的空間來舉辦本地藝術家的展覽, 同時亦會把他們帶到各種海外博覽宣傳,藉此踏上更大的舞台發展。 身為香港人的我為這些畫廊的品味喝彩。


憶文 Y.M.Chan




Comentário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Instagram Social Icon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