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是一件需要解決的事
鄧靈信
「失眠不是一件需要解決的的事。因為,人們終會等到需要入眠的時候。」不會吧?。根據香港專業團體的推算,此城市約有 200 萬人睡眠失調。看來,即便有再多的醫療援助,也無法解決這一死結。藝術家何倩彤出此豪言壯語,究竟只是她天賦異稟?或是她另有奇計出賣?欣賞她的作品,自然可以看到隱伏在漫漫長夜中的夢魘。但是,能否讓我帶來衝破極夜的曙光?
「晚上睡前別玩那麼多手機,定期做多點運動,就會容易入睡的了!」政府診所的醫生對有失眠問題的我如是說。不要吧。晚上在床上的手機時間,可以說是我最能放鬆的時間。何倩彤受訪時說:「失眠讓人可以擁有一個獨特的視角看世界,比如說,看到親人與別不同的一面。」睡前玩手機的思考模式,是充滿隨機任意的。日間看到的報章博客內容,只要轉到夜間床上,即使是至親所寫的,都會有截然不同的解讀。再欣賞何倩彤的油畫,可以看到夜生活為她的創意帶來的貢獻。在 <<你準備好就可以浮起來>>(圖 1),畫中男性以俯臥的姿勢在公園的長椅上方飄浮起來,讓我聯想起經歷一天的工作及課業煎熬,不得不倒在床上魂遊太虛的自己。寧可讓自己難以入睡,也想讓自己有一點時間,擺脫那些日常工作及課業規則的枷鎖,自由自在地在自己的世界中想像。畫中男性旁邊的星星任意組合成包圍他的形狀,也許就是表達拒絕外來干擾的願望。
既然放棄不了手機,就試著做多點運動吧。為了有一夜好眠,我買下了自大學畢業以來未有過的運動服,每星期 3 晚在運動場上緩跑幾千米。睡是能睡了,只是睡了三數小時便醒過來,像是身體在拒絕日間清醒,強迫自己活在夜間世界。看來,不屬於自己的地方,即便是精神上強迫自己進入,身體也會自然發生拒絕。「做運動不用很堅持的,找到一樣自己喜歡的,你便繼續做。如果是不喜歡的,堅持下去自會受苦。」政府醫生自是無暇出此贅言,當然是出自藝術家何倩彤。沒錯,在定期慢跑後,沒有睡得更好之餘,日間總是感覺身體像是被什麼東西爬過的,皮膚發熱發癢之餘,繼而冒出冷汗。我聯想起何倩彤在 mplus 收藏的作品 <<I shall come forth as gold>>(圖 2),一個面色慘白的女子,被一群蛾類昆蟲爬滿面上。她雙目圓睜,咬緊牙關,似是極力克制自己要挺過這些煎熬。此作品名稱出自聖經中的 <<約伯記>> ,上帝降災予約伯以考驗他的忠誠。只是我是無神論者,更遑論有如精金般的身體,終於倒了下去,被轉介到專科醫生去了。
在專科醫生面前,精神不佳的我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大串只有在夜晚才觀察到的,各種人與事物的不同面向。醫生不負專業,聽了近半小時,甚至把我的妄言抄滿了三張紙,才不耐煩的說:「既然你那麼不適應日間,為何不在日間睡眠,夜晚工作學習?」說得也是。「不是每樣問題,覺得解決不了,就要將它變成一個作品。要找到一個合適方法去梳理它。」何倩彤如此形容她遇到樽額時的態度。假如人生就是一件作品,我又何苦在不適合地方衝撞,最終成為一張英勇犧牲的名畫?欣賞她的另一作品<<或多或少女/六(三角)>>(圖 3)芭蕾舞者為求姿勢完美,不惜把自己的身體屈成一個使人不安的姿勢。雖然她的體態完美地成為了一個工整的三角形,但卻使人感到突兀。看來,削足適履,終會適得其反。
慢著,如果每人在日間遇挫折都逃到夜間,豈非和官方取態不咬弦?何倩彤也形容她的作品「損人不利已」,似不是為自己團隊和觀眾提供上策。發展的是「夜經濟」,可非「徹夜經濟」。可是,換個合適方法梳理,只消政府加大力度支持本地藝術界,如此一來,政府,市民,通通有損,在經濟學上,不就是扯平了嗎?
Comments